第623章(2 / 2)

加入书签

“好的,大使,”

终于从泥潭中脱身的弗兰克,看了一眼泥路,又问道。

“现在我们还继续找下去吗?”

“等天晴了再说,我们先到农场里住下吧!”

现在他早就忘了要找什么大统领了,只剩下一个念头——去舒舒服服的洗个澡,再好好睡上一觉。

勇士越野车的轮胎在湿滑的泥地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车身在泥泞中微微摇晃,坐在车上的李洁白偶尔会把目光投向窗外,此时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湿润气息。

作为嘉禾公司总经理的他,当然知道阁下在哪个农场,于是便一路追了过来。

几个小时后,在暮色降临时,李洁白终于到了目的地,看到农场里停着的五辆勇士吉普车,他就知道自己人来对了地方,车刚一停下,就有安全人员走了过来,在查明身份后,那人说道。

“请稍等,我去通传一声。”

片刻后,李洁白来到了农场后方的一座独栋的宿舍,房门打开时,看着开门的金发女郎,他不由的一愣。

这又是哪位夫人?

疑惑中,后面传来了阁下的声音。

“都追到这里来了,肯定是有要紧事吧,说来听听,”

李毅安冲着李洁白和蔼的笑了笑,转身走进了书房。

进入书房后,李洁白鞠躬道。

“阁下,非常冒昧前来打扰。”

看着这位主掌南洋饭碗的嘉禾公司老总,李毅安下意识的问道。

“好了,不用那么多礼,说吧,肯定是有什么要紧事吧。是粮食进口吗?”

“差不多吧。”

李洁白如实的禀报道。

“我这里有一报告需要禀报给阁下。”

说话时,他已经拿出了报告,双手呈上。

接过报告后,李毅安就翻看了起来,报告上的内容,让他时而皱着眉头,看到最后一页,他又慢慢地从眼前推开装看文件的卷宗,缓慢地从桌前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步。然后又走到窗前,雨后的空气中带着些许泥土的芬芳,注视着远处的水稻田,绿油油的稻田看起长势颇为喜人,随着水稻插秧机的投入使用,南洋越来越多的农场开始改种了水稻,正像报告中提到的那样,很快,南洋就可以实现粮食的自给。

不是粮食的自给,而是大米的自给。

转过身后,李毅安默默的抽了几口雪茄,然后夹着雪茄烟,走到桌前,头向文件卷宗点了一下,问道:

“喏,这么说,伱认为接下来,三十年后,我们的粮食缺口将会超过5000万吨是吗?”

“是的阁下,”

李洁白说道。

“我特意请教过一些专家,根据我们的人口增长率,在未来的5-10年之中,南洋新增人口将过超过7000万,三十年后,南洋的人口将会突破1.2亿人,届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肉、蛋以及牛奶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而饲养猪和牛需要大量的玉米、豆粕作为饲料,而南洋特殊的气候环境,并不适合种植玉米、大豆,在高温和多雨的季节中,玉米和大豆容易霉变,所以,未来我们每年需要进口超过4000万吨玉米和2000万吨以上的大豆,才能基本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而考虑到饮食习惯,每年我们还需要进口不少于1500万吨小麦。”

吃肉!

几天前,李毅安刚想到被“吃肉”绊倒的苏俄,可是不曾想,这么快自己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

吃肉,是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都必须要面对现实问题。苏俄如此,南洋同样也是如此,嗯,后来唐山也是,在大量种植高产的玉米作为饲料的同时,每年还需要进口接近一亿吨大豆。

相比他们,南洋的环境更不乐观——压根就不适合种植玉米和大豆。换句话来说,南洋的亿万百姓想要吃肉,就必须要进口玉米和大豆。

其实,这个问题,李毅安考虑过,甚至在他的计划之中,进口粮食本身就是一个战略武器,应该说是平衡与美国贸易顺差的战略武器。日本都和美国打了十一次贸易战,将来南洋肯定也会和美国打贸易战的,而在贸易战之中,美国粮食、棉花就是南洋手中的一个筹码。

“确实,肉奶蛋都是靠饲料喂出来的,”

点了点头,李毅安说道。

“依我看,你的这个报告还是有些保守了,三十年后人口会增加很多,而人均肉奶蛋的消费也会增加好几倍,到时候,我们甚至可能需要进口一两亿吨大豆、玉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