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新时代的领路人(第二更,求订阅)(2 / 2)

加入书签

作为航空工业公司经理的邵云勤很清楚,南洋的对于客机的需求并不多,就像C95直到现在产量也仅仅只有27架,如果不是因为有官方的贴补,仅仅一个C95就能让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破产。

有了他的前车之鉴,邵云勤有些为难的说道,

“要知道C717可不便宜,根据我们的初步估算报价要在235万元以上,也就是159万美元左右,而道格拉斯的DC6一架只需要80万美元,哪怕是积压一架,也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负担。”

售价高。

这才是喷气式客机最大的问题,历史上58年波音推出707的时候,一架售价高达500万美元,而同期最新款的DC7不过区区166万美元。

而在“慧星”式飞机投入商业航线,碰到的最大问题,也是售价太高。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有官方的投资,南洋航空工业公司也不会全力推动两個喷气式飞机项目,毕竟,市场在那里摆着,可有时候……官方意志很重要!

“价格高没有问题,很快航空公司就会意识到喷气式客机的优势所在。一开始价格高,咱们可通过银行的金融贷款来弥补嘛,利息可以优惠一点。”

随后,李毅安就直接了当的说道。

“至于市场,这个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南洋航空公司和婆罗洲航空公司都会买一些飞机,另外,棉兰航空公司、泗水航空公司,也会买上一些,以后马来亚的航空公司肯定也会跟进的……”

对于这几家自己的航空公司,李毅安自然是信心十足,哪怕就是马来亚那边的现在还不是,但肯定也会受到南洋的影响,至于棉兰佬、泗水那两个地方,基本上就是南洋的亲儿子,自然也更不用说了。

其实,这也是很难打死波音公司的根本原因——美国可以利用他们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去帮助波音公司推销飞机。甚至可以把波音飞机变成美国援助的一部分,本身嘛,援助就是有条件的。

“其实海外市场也可以争取,至于欧洲就更不用说了,我可以在驻外使馆帮帮忙,喷气式客机嘛,这才是新时代的产物。”

“哈哈,阁下,要是这样的话,那咱们的717肯定要卖遍全世界了。”

一听阁下这么说,原本还有些担心销路的邵云勤马上就表示会立即组织生产。

临到最后,李毅安还不忘记提醒他们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试飞,以保证飞机的安全。

“飞机归根到底是要靠市场信心的,安全性一定要保证,为此做再多的工作都是值得的,否则一旦失事的话,那么,结果很有可能会是灾难性的!”

彗星的教训,当然要吸取了!

在离开机场的时候,李毅安的目光仍然向着那架飞机投去,此时那架飞机所承载的并不仅仅只是航空梦,而是未来南洋的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所提供的并不仅仅只是上百亿美元的市场和十几万个工作岗位,而是可持续性的航空发展前景,通过研制大飞机,南洋的航空产业将会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甚至可以反哺军事航空工业,最终形成某种良性循环。

也正因为如此,李毅安才会多次无视慧星的“方机窗”,有时候,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这不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关系。

没有“彗星”的失败,怎么能衬托出“717”以及未来“707”的成功呢?

毕竟,市场就这么大,先发优势如果被英国人抢走了,那南洋到哪里吃饭啊!

所以……

“划时代……”

想到人们对“彗星”的赞美之词,李毅安轻叹一声,自言自语道。

“划时代的开创者就交给你吧,至于南洋只需要作为新时代的领路人就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