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1 / 2)

加入书签

第201章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让子弹飞上映!

这一段话,让观众们,尤其是有了民族自豪心的成年人,从头麻到脚。

17岁的战神!

所向无敌!

说实话,霍去病的传奇,就算是一些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但无论是《汉书》还是《史记》,都记载的非常明确。

对于他的死因没有相关说明,但是这功劳却是一样的!

“看看.十七岁啊!”

不少观众发出感慨。

还真是让人觉得有点不可置信。

甚至有人开始询问专家查证。

因为听起来太夸张。

之前的汉武大帝虽然也大受欢迎,但因为那是电视剧,就跟《亮剑》一样,是改编而来的,真实性没那么重要。

但这次是纪录片,就要全方位的查证一下。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那些人愣住了。

随后内心开始触动了起来。

“霍去病并没有沉迷声色犬马,在汉帝国君臣,被张骞所带来的西域情报和丰富资源所吸引后,霍去病这次带领10000骑兵,再次出征!”

这次的霍去病给了一个特写,眼神坚毅。

见血后的少年侯爷,身后那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沉重的马蹄声,以及那肃杀的气氛,都让人感觉到了不安。

一直以放牧、掠夺为生的匈奴人,此时却仿佛被吓破了胆一样。

“汉武帝刘彻曾说过:出征前,你应该熟悉兵法,但霍去病直接反驳:战场瞬息万变,若是都按兵法来,怎能取胜?这一番话,让汉武帝不怒反笑,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个不拘一格的将才。”

·····

“汉族..汉人,这题材选的真好。怪不得你提议要让这河西走廊,上国际频道,的确是可以凝聚民族自信心的好纪录片!”

宣传领导看着这样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内心感触颇多。

这集霍去病是主角,但也是确立大汉帝国威严的一集。

在那几千年前,一直被匈奴压着打。

如今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这个苏毅导演越来越成熟了,之前我是没想到他会有这样大的成就。让人佩服。”

宣传领导夫人,也算是一直看着苏毅‘成长’的。

当初在看满目疮痍的奶业纪录片的时候,还有点认为他太过于年轻,很容易被封杀,一个导演要是没有了拍摄的权利,基本上就算是完蛋了。

“没错,这样的大手笔大制作,我觉得他要拍摄的那部境外战争的电影,会更加的精彩我都有点期待了。

宣传领导笑了笑,眼睛却似乎一刻也离不开电视了。

拍摄的好,龙国的文化和历史更是吸引人!

····

“霍去病的第二场战斗,更为传奇。”

“他创造新的战术,抛弃了卫青都在使用的重兵团套路,充分发挥骑兵优势,长途奔袭,迂回包抄,机动性甚至比在马背上生活的民族,更为优秀!”

音乐已经转换成了快节奏的。

让人忍不住肾上腺素分泌,忍不住热血沸腾。

“从北边的石羊河,到焉支山,霍去病只用了6天时间,深入匈奴1000多公里,转战五国!斩杀匈奴折兰王、卢侯王!俘虏对方王子,夺取了他们祭祀用的金人!”

酣畅淋漓!

从张骞出使开始,就一直四处碰壁,碰到无数险境,依然不失汉节。

尽管令人佩服,但也觉得无比辛酸和愤怒。

如今终于有了这样一个猛人。

主动出击,用他们的战术,四处的猛攻,在他们国家的资源补给!

如果说第一集是家国情怀,那么第二集甚至像是网络的爽剧了。

自从霍去病崛起,这鸡皮疙瘩,就一直没有掉下去过!

宛如电影的制作,富有感情的解说,还有那史诗级别的战斗。

以及纪录片中所包含的各种历史、地理知识。

“霍去病在此战中,自身也折损7000余人,然而经过短暂的回国修整,他再次长途跋涉。”

“这一次,剑指祁连山!”

“消灭匈奴右贤王部众3万余人!光是王爷、妃子、相国、将军,都高达上百人!”

“这一战役,让匈奴人的实力大为折损。”

画面中有着解说,霍去病的攻击位置。

草原省份的居延海,过小月氏,直接进入祁连山下。

几乎将西北的匈奴绞杀干净,让他们为之胆寒。

汉武帝高兴之下,赏赐无数,其中美酒不够众人共饮。

霍去病直接将美酒倒入泉水中,与众将士共饮。

而这酒泉,也成了后来的地名。

“我们酒泉,还有这样的典故?”

不少观众在心中一颤。

凭借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就算是马的速度比人要快无数倍。

但没有马镫,也没有补给。

一直在敌人的后方.却能创造如此的战绩!

这畅快淋漓的战斗,也让人慢慢红了眼圈。

这时的霍去病,也才22岁!

“那个时候的人,也真是不容易。不过我们汉族人都是好样的!”

“我刚想要痛斥匈奴残暴,才发现我也在长城外!”

“霍去病真是太厉害了,仿佛是天兵天将一样。”

网络上已经开始有了热烈的讨论。

苏毅的博客也是时候的更新了一下。

“封狼居胥,冠军侯!”

是一张背影的照片,大漠中的月亮,以及身上的血迹斑斑,还有对面脸上狰狞的敌人。

这张照片拍摄的很有意境。

尤其是天空上的月亮,让人心中酸楚。

这大漠中观看的月亮,不知道是否跟家乡的一样。

·····

纪录片接近了尾声。

观众们的情绪已经得到了释放。

“公元前119年。”

已经无法在河西立足的匈奴,退到沙漠以北,依然被霍去病带兵攻击。

这是要彻底消灭匈奴人带来的威胁。

“打破狼居胥山后,霍去病代替汉武帝在狼居胥上祭祀天地,祭奠阵亡将士。”

“面对这困扰了汉朝许多年的强敌,如今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打通了河西走廊这个通道,也促成了如今更加完整的汉文化,也让汉帝国的威名远扬!”

旁白中的语气有着一丝激动。

也是一直都在对抗游牧民族的入侵。

也就汉、唐两代,算是彻底解决掉了对手。

所以也被称作,强汉盛唐!

“历史中的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的祭天,在后世中,也将封狼居胥作为武将的最高荣誉。”

“这位年轻的战神,也用自己的拼搏和智慧,赢得了后世人的尊重。”

高昂的音乐让人热血沸腾,尽管都只是纯音乐,但都十分动听。

“我们都相信,如果霍去病继续下去,匈奴甚至在漠北立足都很难,最终会被赶走,西去欧洲大陆。其实在历史届,一直有一个争论。最后被汉帝国沉重打击,一直西迁的匈奴人,最终横扫欧洲大陆,击败东西哥特,入侵罗马,甚至是多瑙河,再建立王庭!数次击败整个西方的联军,在跟汉帝国百年的争端中,学到了战争的艺术,他们的后代阿提拉,被称为上帝之鞭,让整个西方瑟瑟发抖!”

这一段用了悠长,甚至是有点欢快的音乐。

“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匈人跟匈奴人是两个人种,但争论一直持续下去。”

“但汉帝国的冠军侯霍去病,如果能一直征战下去,那么后来的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甚至是西方大陆,是否会受影响?”

纪录片点到为止,留给人无数深思。

而到了这里,低沉严肃的音乐响起。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疾病去世,年仅23岁。”

为了这一个画面,苏毅也算是煞费苦心。

无论是用特效,还是真实打造,都很费钱。

但是苏毅坚持,还原几乎每一个画面。

“汉武帝刘彻很是悲痛,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到霍去病的坟墓前,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建成祁连山的模样。”

这也是观众们最为接受不了的一幕。

宛如流星璀璨和短暂的一生。

从年少轻狂带领800轻骑兵,如入无人之境。

到后来河西走廊的战斗,以及最后的漠北之战。

这样的战绩,简直就是耀眼。

可惜,却陨落了。

不少观众眼泪落下,这哪里是纪录片?

简直就是一个悲剧英雄少年!

虽然能力很强,但是这一生太短暂了。

从张骞出行,到霍去病去世。

在那之后,河西走廊已经成为大汉帝国版图。

无数的商人、使者,在河西走廊穿行,为大汉帝国的繁荣与威望做着贡献。

结尾处,播放了河西走廊对现在龙国的影响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