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重建都司 军衔制(2 / 2)

加入书签

    “殷将军的广州兵镇,现在有多少兵?”

    殷正茂问了一句:“太师,要算上澳门和香港两地吗。”

    “澳门、香港同属广州府辖下,当然要算上。”

    “那广州共有兵七十五个营,九万七千余人,实数无缺额。”

    一句话几乎将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

    多少?

    一个广州接近十万兵?

    哪来的?

    当然是陆远把自己这么些年在澳门、香港两地练的私军全算上了!

    说过的,要给这些人一个名分。

    自己已经走进了国家的中央核心,没必要继续保留私军来安身,从私军变成国家军,名义上变了,掌握权还在自己手中。

    再者说,继续保留下去,也会让某些人时刻存着给自己黄袍加身的想法。

    陆远很满意殷正茂这句话带来的震慑力,他扫视全场:“诸位,殷将军这位广州总兵有十万军,算是咱们在座各位总兵中兵力最多的吧,那么如果重建都司之后,应该给殷将军安排个几品?殷将军,你现在是几品啊。”

    “回太师,卑职是兵部员外郎加衔的广州总兵,正五品。”

    陆远嗯出一声,随即看向徐鹏举:“魏国公,你觉得该给殷将军一个几品合适?临淮侯你呢?”

    徐鹏举沉默不言,李廷竹讪讪一笑。

    他才几千兵就是正一品了,那让人家殷正茂如何能愿意?

    “各位。”

    陆远开口道:“为什么要设立各地总兵,为的就是替我大明朝保国安民,是为了守护国民的,有的地方呢战事不多,所以兵力少,有的地方战事频生所以屯兵多,还有的比如说广州,虽然没打仗但是位置很关键,是我国的南大门户,而且边缘情况复杂,时刻有发生战事且是大战事的危险,加上广州经济发展迅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结合多方面因素,所以广州屯驻接近十万兵。

    本辅说这些就是告诉各位,不论各自带的兵多还是兵少,大家职责相同,都是为了保家卫国,这些兵也不是在座某一个人的私兵,是我们大明朝的老百姓变成的兵,这一点务必要搞清楚、记心中。

    因此,免得大家再生分歧和不忿之心,都司重建之后,原有的品轶制度不再适用于军队,以实际军中职务配以军衔制。

    诸位都知道海关有官衔制,从最高的一级将官到三级队官共九级,依本辅看军队也可以那么搞。

    南直隶连江南六省复建七个都司,其最高指挥为都指挥使,再往上,名义上的指挥机构是五军府,五军府是干什么的呢?

    按照太祖当初设立五军府的初衷来说,五军府是分别用来指挥领导各省都司、卫所的,后来成祖靖难之后又用来领导京营,可到如今,五军府又是干什么的?

    本辅看,完全就成了养老机构,除了临淮侯因为兼任着湖广总兵官一职外,其他各位五军府的都督们,谁还能指挥动地方的总兵,就说郭成郭总兵,人家只是正七品,魏国公能指挥动吗?

    所以军制改革,五军府也要跟着改!”

    陆远一锤定音:“从今以后,江南要有一个军事上的最高且唯一指挥机构,这个指挥机构绝不能是兵部那种嵌入式的文官,而是纯粹的武官,是没有品轶但施行军衔制的武官。”

    “具体怎么落实军衔制和这个五军府变动的事,本辅现在也没想好,大家一起议论吧。”(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