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明的名义(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张居正四人老友重逢设宴饮酒的同时,隔着三条街的一家酒楼内也有一堂宴会正在进行。

    与宴者同样是朝廷官员。

    通政使司左参政张四维、刚刚接替朱纨出任应天巡抚的李崇以及从河南回来担任浙直转运使的潘季训、海关右侍郎崔彦、新任南京户部尚书蒋如俨、从北京辞官后如今复任翰林学士、南京掌翰林院事茅瓒六人。

    论品轶,六人中蒋如俨最高,但坐在主位上的却是张四维,六人之间的谈话也明显是围绕着张四维作为饭局的核心人物。

    “听说今天戚继光从杭州来了。”

    崔彦开口说道:“他可算是舍得从杭州回来了,他可是我海关的左侍郎,却是终日待在杭州他那个什么陆军指挥学院带学生。”

    “嗯,是回来了。”张四维点点头:“现在估计正和你们海关的谭总督一起喝酒呢。”

    “还有吏部的张部堂、户部的赵侍郎吧。”

    蒋如俨呵呵一笑:“他们倒是老交情了,尤其是戚继光和谭总督,听说都得十几年的交情了。”

    “太师做浙江按察副使之前,谭总督在南京兵部当差,和戚继光有些交情。”张四维如数家珍说道:“谭总督当年是张阁老的随官出身,后来去了兵部当差,张阁老任南京吏部尚书的时候,谭总督磨了好长时间去台州做知府,和太师也是那时候认识的。”

    “如此说来,咱们都是一家人。”

    崔彦呵呵一笑:“蒋部堂当年是韩部堂的随官出身,韩部堂谁不知道,用太师的话说,那是太师当年的老领导呢。”

    “确实。”蒋如俨点点头:“老领导当年去了北京任户部尚书,就把蒋某交付给了太师麾下差遣,也是太师一手提拔栽培,才有蒋某的今天。”

    “在座各位的今天,哪个不是太师的栽培提拔?”

    茅瓒提起酒杯站起身来:“所以这第一杯,咱们得敬太师他老人家。”

    “对,当首敬太师。”

    几人跟着起身,举杯冲着陆远府邸的方向作揖,随后碰杯饮尽。

    酒杯放下人也落座,话题继续展开。

    “正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大伙明明都是跟着太师走到今天的,但这人心呐终究是隔着肚皮,谁知道谁怎么想。”

    蒋如俨动筷夹菜,话里话外意有所指:“严嵩辞官回了江西老家,倒是把他儿子严世藩和俩孙子留在了南京,这可就惹了一些人不高兴咯。”

    “呵呵。”

    张四维微微一笑:“说来说去和人家严嵩严世藩没关系,还不是看到全国各地亲王齐聚南京的盛会之后动了心思,加上五军府那些个武勋,喝了酒嘴上也没个把门什么话都往外说,又是大都督府又是军改的,两事串一块,有人怕被分走一杯羹罢了。”

    一直默默不作言语的李崇此刻接了一句。

    “大家领的俸禄都是太师给的,羹怎么分也是太师说了算,太师不给分,大家都没得羹吃。”

    “李抚台倒是个清醒人。”蒋如俨哈哈一笑端起杯子来:“来,蒋某敬抚台一杯。”

    “不敢,下官敬部堂。”

    两人碰着杯子,其余四人畅聊依旧,独潘季训一人默默吃饭。

    崔彦看了一眼笑道:“潘使台怎么去了一趟河南,倒是连话都少了许多。”

    潘季训挤出一丝笑容来:“下官惶恐,实在是、是不敢多言。”

    “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不敢说的。”张四维开口宽抚:“时良,太师对你可是非常器重的,当初太师看到你关于河道的治理心得建议后那是当即拍板把你派去河南,这次回来也是委以重任将浙直转运使司交托给你,愚兄听太师说过,言水利之事,非时良可以胜任,有意让你去工部,将来也会多加些担子,做一任总理河道。”

    “太师栽培之恩,实在是让人铭感五内,粉身难报。”

    潘季训忙拿起酒杯,连干三杯。

    “这怎么还自己一个人喝上了。”张四维道:“愚兄陪三杯。”

    三杯酒下肚,俩人都不免面色红润起来,屋内的酒香酒气也是越发的浓郁。

    面酣耳热之余,再聊起天来也就大胆直白了许多。

    “前几天太师在五军府和那群武勋、总兵们前脚开完会,后脚五军府合并大都督府的消息就传的满城皆知,这个节骨眼上戚继光回来了,明眼人谁都能看得出来,太师很器重戚继光啊。”

    张四维作为陆远如今的一号大秘,很多事他可最有发言权:“新的大都督府内设各部司局,这排第一的叫参谋部,估计让戚继光来,就是来坐参谋部长这个位置的,位高权重,军权核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