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关门,放太子!(1 / 2)

加入书签

天子启新元六年秋,汉家第九任丞相、第一位太子太师——初代故安侯申屠嘉,于尚冠里病逝。

    消息传出,朝野内外却并没有出现太过强烈的反应。

    ——申屠嘉,已经七十多岁了。

    即便是放在后世,那个人均寿命动辄八九十岁的时代,申屠嘉也无疑算得上长寿;

    更何况如今汉家,男子平均寿命不足三十岁,即便是贵族,也大都是三四十岁便锤锤老矣,过了五十就身形佝偻,口称老朽。

    再加上申屠嘉这个丞相,也算是汉家第一位没能力兼顾人情和原则,故而不得不为了原则,而反复得罪人的丞相。

    这么些年丞相做下来,朝野内外不说都是申屠嘉的仇人,也至少有大半都和申屠嘉不对付、彼此看不顺眼。

    也就是一个太子太师的职务,让朝野内外不得不看在监国太子刘荣的面子上,不情不愿的前去吊唁了一番,没让申屠嘉的丧葬之礼太过冷清。

    只是有别于朝野内外不情不愿,又不得不委曲求全的态度,天子启和太子刘荣,却是给足了申屠嘉体面和殊荣。

    ——申屠嘉离世当日,天子启当即颁诏,加进故安侯申屠嘉光禄大夫,赐冥器、冥灯及随葬甲胄若干,许以诸侯王礼葬之!

    七日之后,申屠嘉即将入土为安,朝野内外论定申屠嘉一生功过,初定谥号曰:节。

    谥法云:好廉自克曰节;自胜其情欲。

    换而言之,朝堂为申屠嘉论定的谥号,几乎只概括了申屠嘉的清廉,以及对自我道德素养的高要求。

    于是,天子启不得不当着朝臣百官的面,史无前例的驳回了朝堂‘公议’所得出的结果;

    却也还算委婉,只是一句‘尚佳,然不足以道全功过’为由,让百官再想想。

    但天子启脾气好,刘荣却是没那么好的脾气了。

    “——开国元勋,尸山血海里爬出来,又做了十来年丞相、三年太子师的老臣,到了尔等嘴里,便只剩下清廉一项是可堪称道的了?”

    宣室正殿,朝议之上,刘荣不顾御榻之上端坐着的老爹刘启,指着奉常的鼻子就是一顿输出!

    偏偏御榻之上,天子启置若罔闻,就好似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并没有出乎天子启的预料。

    于是,天子启委婉回绝,太子荣严词批评之下,申屠嘉的盖棺定论,最终得了个极其夸张的结论。

    文。

    故安文侯。

    谥法云:经天纬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对此,朝野内外只能按下嘀咕:太子这也太霸道、太不讲道理了……

    “那又如何?”

    “作为学生,为死去的老师争取身后名,难道还有人能挑的出错?”

    散朝过后,面对天子启的询问,刘荣只霸气十足的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又陪老爷子聊了会儿天,正要在御榻旁的专属座位上落座,开始处理今天的政务,却见老爷子悠悠起身,朝自己一招手。

    “走吧;”

    “朝臣百官,当是已经拜谒过太后。”

    “今日朝议之上的事,太后也大概已经知道了。”

    “——随朕走一趟东宫。”

    “左右就算咱们爷俩不去,太后也是要派人来召见的……”

    老爷子发了话,刘荣自也是顺从起身,扶着老爷子出了宣室,下了长阶,同乘御辇黄屋左纛,朝着长乐宫而去。

    待父子二人抵达长乐宫长信殿,明明谁都没说话,一股扑鼻的火药味,却是迎着刘荣的面直扑进刘荣口鼻之间……

    “参见太后。”

    “——参见皇祖母。”

    天子启敷衍一拜,刘荣虽不敢托大,却也莫名少了几分尊敬。

    拜喏过后,也不顾老太太还坐在榻上发着呆,自顾自扶着老爷子走上前,在御榻另一侧坐下身来。

    ——这些年,长乐宫长信殿的御榻,已经被天子启、窦太后母子默契的分成了两截。

    靠左那一侧,是窦太后日常的活动区域;

    而靠右那一侧,窦太后却从来都不会‘涉足’,也就是天子启来长乐宫时,会上去坐上片刻。

    此刻也一样,母子俩分坐于御榻两侧——准确的说是两侧边沿,虽然没有各自别过身去,却也是一眼就能看出不对。

    来的路上,天子启本还交代了刘荣:到了长信殿别急着开口,等太后先说;

    就算太后不开口,也有朕主动开口说话,你别乱插嘴。

    但到了长信殿之后,天子启却是神情尴尬的呆坐在了榻上,完全不见有开口打开话匣的架势。

    对此,刘荣也并不觉得意外。

    ——如果有可能的话,刘荣恨不能现在就扶着老爷子,原路返回未央宫。

    因为此刻,端坐于御榻左侧的窦太后,依旧是双手握着鸠杖,将额角轻轻靠在杖杆上——凄凄惨惨戚戚,一如往常。

    只是不同于往日的,是那条挡在窦太后额头,与鸠杖之间的米白色孝带,以及窦太后身上,那一层刺眼的粗麻孝丧……

    “皇帝,还来做什么?”

    终究还是窦太后主动开了口,却是连一個眼角都不愿意给天子启,而是神情哀痛的别过头去,望向身旁的女儿刘嫖。

    昂首看了看刘嫖的脸,又默默低下头,将女儿刘嫖的手轻轻拉起。

    嘴上,却依旧不忘继续挖苦道:“杀了我儿还不够,特意亲自跑来长乐,是还想要我女儿的命?”

    ···

    “皇帝,当真是没有辜负先帝啊~”

    “扬着一面‘为宗庙社稷计’的旗子,便对谁都下得去死手。”

    “——武死了;”

    “嫖也快了吧?”

    “等嫖也断了气,怕不是就该我这瞎眼老婆子了?”

    ···

    ······

    刘荣很烦。

    过去这些年,每每有个什么事,老太后便都是这么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就好像天子启这个儿子,把母亲窦太后欺负的不像个人样。

    但实际上,却是天子启被自己的母亲——被汉家的太后搞得胸闷气短,甚至曾硬生生被气吐血!

    饶是那般,天子启也还是选择打碎牙齿和血吞,从来没有……

    呃;

    准确的说,是除了册立刘荣为太子储君之外,再没有哪怕一件事,是没有得到窦太后允许的。

    在刘荣这个旁观者看来,毫不夸张的说:天子启这幅病痒痒的身子骨,东宫窦太后,起码要负三成以上的责任!

    若不是窦太后太过偏心,又太过于让天子启操心,甚至是搞得天子启心力憔悴,十年八年不敢说——至少多活个三两年,当还算是天子启应得的寿数。

    只是眼下,刘荣这个太子储君——监国太子,终归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这场皇帝与‘皇帝’之间的谈话,刘荣原则上,是不大方便贸然插手的……

    “左右不管朕怎么说,又或是如何自证清白,太后也不会相信梁王,并非是朕下手杀死;”

    “——便莫多言了吧~”

    “说得多了,免不得又要生出龌龊。”

    “便让朕坐上这么一会儿,免得朝野内外,都说我汉家两宫不合,母子反目……”

    天子启这番表态,显然是已经躺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