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焦煤炼钢法,工匠们的震惊!(2 / 2)

加入书签

    “俺从没见过这么高的温度!”另一位工匠也感叹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敬畏。

    穿过层层宫门,他终于来到了奉天殿,朱元璋还在埋头批阅奏章,听到他的脚步声方才抬起头来。

    而且,水泥后续还能弄出混凝土来。

    炉内的钢水开始缓缓流动,发出耀眼的光芒,工匠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钢水的每一个波纹,仿佛它们都在跳动着,就像是有生命一样。

    沥青也同理,都是人类从很早时期就开始采用的了,只不过华夏因为地理条件和物产的原因,没有去点这些科技点,而是更钟爱夯土结构。

    水泥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技术含量其实很低,最难攻克的技术难点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个需要一千五百度以上高温,这个通过焦煤的制取能够一并解决,第二个则是原料,制作水泥的石灰石和黏土容易得到,但是与火山灰相似的辅料却没那么容易,现代工业体系下,可以用高炉生产的炉渣,这些都是工业副产品,废物利用,所以成本低、来源广泛,但是古代世界显然没有。

    朱元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自家的大孙不仅有着出色的才智,还有着过人的远见,他点了点头道:“大孙,你的想法很好,咱会派人帮你详细规划,让户部给你拨钱,务必把这两个厂子建好。”

    受到鼓舞的工匠们准备进一步实验,开始将大鉴炉熄火,然后等待冷却后,将里面的煤炭和铁矿石、铁水、炉渣都清理出来,重新用焦煤铺进去,然后开炉炼铁。

    “皇爷爷,孙儿今日巡视了京城周边工部军器局的冶铁所,有些想法想与皇爷爷商议。”朱雄英躬身行礼后,开门见山地说。

    但不管怎样,沥青费点劲,但水泥先搞起来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过不要紧,虽然大明没有古罗马那种火山灰作为天然水泥的材料,理论上硬造水泥的话成本很高,但是却有时空虫洞来输入现代世界的技术,只要高炉弄出来,甚至不需要现代高炉,只要有近代钢铁工业的高炉,就足够用了,这样的话作为副产物,水泥的话,不仅造价低,而且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

    阳光照射在树梢上,形成一道耀眼的光晕,躲在阴凉处等了好久的工匠们都围在了炼钢炉旁,他们的脸上虽然看不出什么,但双眼中却难掩期待,有不少人更是紧紧地抿着嘴唇显得很紧张。

    朱雄英解释道:“水泥可以用来建造更加坚固的房屋和城墙、堤坝,而沥青则可以用来铺设更加平整的道路,方便百姓出行。”

    当朱雄英解释完了水泥和沥青的获取原理以及作用以后,朱元璋也有些期待。

    而后,朱雄英又大概提了一下专门弄高温炼焦的炭化室的事情,就离开了冶铁所。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三大殿的重檐庑殿顶,朱雄英踏着长长的宫廊,稳步而回。

    “除了可以扩大规模设立钢铁厂,孙儿今日看到京城周边地区,觉得还可以在那里建立水泥厂和沥青厂。”朱雄英的声音充满自信,“这样不仅可以为京城的建筑提供必要的材料,还能通过铺路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其实,这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就像是人类科技的很多进步,原理说穿了都很简单,可这么多年来,就是没人捅破这层窗户纸。

    过了很久,炼钢炉的炉门被铁钳子拽着缓缓打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工匠们却不约而同地向前靠近,想要一睹即将出炉的钢水。

    “天哪,这温度……”一位老工匠喃喃自语,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炉内翻滚的火焰,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随着炉温的持续升高,工匠们的震惊也越发强烈,他们开始兴奋地交流着,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朱雄英听后,心中一喜,再次躬身行礼:“是!”

    “若是皇爷爷有兴趣,到时候用水泥铺一条路,再用石板路来对比;用钢筋和水泥建一截城墙,再用包砖夯土城墙来对比。”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