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西凉伎》(2 / 2)

加入书签

    而按照正常的历史线来看,大明与帖木儿汗国之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缓冲期,帖木儿夺取河中地区后向周边扩张的第一步是六次东征东察合台汗国,而在十年前,把东察合台汗国打服了的帖木儿,就开始掉头向西征服了后世的伊朗和阿富汗地区,并且继成吉思汗后再次征服花剌子模,将富庶的两河流域收入囊中,有了河中与两河地区这两块基业后,从去年开始,帖木儿就开始了对钦察汗国的多次西征,再过几年就将彻底完成对后世亚美尼亚和南高加索地区的统治。

    接下来就是占领印度北部,以及西征马穆鲁克王朝,并在安卡拉战役中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即“闪电”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疆域成为从印度德里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大帝国,最后才会东征大明。

    不过现在帖木儿的版图还没扩张到极盛状态,还在跟钦察汗国拉锯,因此帖木儿肯定也不想两线作战跟大明开战,朱雄英认为外交威慑是有必要的。

    这种外交威慑不是示之以弱,求着帖木儿汗国不来东征,不打大明的西北,而是要示之以强,明确警告帖木儿汗国不要试图阻挠大明在西域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强国与强国之间的博弈,比的永远都是“谁更没底气”而不是“谁更有底气”,而裹挟着覆灭北元之威的大明,显然是让帖木儿汗国更没底气的。

    毕竟,大明虽然有对于帖木儿汗国插手西北的忧虑,但换到对方的角度想,难道帖木儿汗国就不害怕能够把北元给打崩的明军,联合东察合台汗国给他背后来上一刀吗?

    两人又聊了些许时间,直到中午朱雄英才告辞离去。

    朱雄英穿过皇宫的重重宫门,他的心情跟着这件事稍微有些沉重了起来,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汗国的事情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经过宦官的通报后他来到奉天殿,只见朱元璋正在案前批阅奏章,眉头紧锁,显然也是有些事情烦心。

    朱元璋抬起头,看到是朱雄英,眉头稍微舒展了些等到他放下笔,朱雄英深吸一口气,上前行礼道:“皇爷爷。”

    “英儿来了。”

    朱雄英将自己与哈马力丁的对话以及自己的思考,详细地告诉了朱元璋,包括哈密城战事后续的影响、东察合台汗国的担忧,以及自己对西域局势的看法。

    朱元璋听后,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英儿,你的看法很有见地,西域的稳定确实对我们大明至关重要,如今北元已经覆灭,女真人也只有零星逃回了长白山的深山老林里,大明在北方唯一有可能的敌人就是帖木儿.白居易的《西凉伎》听过吗?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唐时回鹘故事,听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气沮,万里大唐,西疆竟然退到了凤翔,可你换个角度想想,若是没有这西域和河西走廊作为缓冲区,敌人是不是一步就打到关中了?”

    “英儿,不用太过担心,皇爷爷还活着呢,我大明同样是万里大国,人口六千万,带甲之士二百万能征惯战之将无数,就算是帖木儿倾国来犯,最后也不过是个身死国灭的下场罢了。”

    朱元璋站起身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呢,你说用外交来让他们正视大明的实力不要自己做蠢事,也很有必要,对于东察合台汗国,我们要展现出大明的实力也要让他们看到诚意,看到与我们合作的好处。”

    “皇爷爷所言极是。”朱雄英点头赞同,“孙儿认为,除了明天的钢筋水泥城墙实验,我们也可以邀请哈马力丁等人参观京城的一些新东西,让他们亲眼看看大明的繁荣富强,同时,也可以派遣使团回访东察合台汗国,加深两国之间的了解。”

    “嗯,明天的事情做的漂亮些,跟使团沟通的事情你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咱还有事,就不陪大孙你去一起看了,后续会安排礼部处理好后续。”

    朱元璋颇有些神神秘秘地说着,却没告诉朱雄英他有什么重要事情。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