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祭天金人,初代天狼(1 / 2)

加入书签

董卓沉默了会儿,便有一名胸膛裸露,身披羊皮,满头乱发的年轻男人驱马上前,与这位天子亲封的五官中郎将并肩而立。

    这人胯下那匹枣红骏马虽然初看有些“纤细”、“瘦弱”,实则极为雄壮,鬃毛在阳光下飘扬如焰,骨架雄奇、筋肉贲张,就连目光中都充满侵略性。

    这简直不像是一匹专为载人的马,而像是一头磨牙吮血的野兽。

    ——这样一匹高头大马,完全当得起“神驹”、“天骏”的说法。而它之所以会看似不起眼,完全只是因为骑在马上那人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强烈。

    他的身材不只是“魁梧”,甚至可以说是“伟岸”,身上的每一根线条都比生铁还要刚强,每一处轮廓都比刀锋还要寒锐,这些东西都在无声地述说着一个事实。

    ——这个人,他很强。

    他的面孔虽然年轻,却是极为方正雄奇,写满了刚劲与强横,一对鹰眉斜飞入鬓,乱发在风中自在飘扬,宛如野草,眼眸浑圆黑白分明,这张脸哪怕不做任何表情,都带着一股令人颤栗的强烈压迫感。

    如果说他的坐骑是一头野兽,那他本人就是一头猛兽、凶兽。

    一头早在太古时期,就用爪牙和利齿,将恐惧深深植入太初之民心底的凶兽。

    董卓扭头看向吕布,发现这名新收义子竟然敢毫不退避地与自己对视时,他才满意地收回视线,随口点评道:

    “奉先,你之功力进步神速,不错。按照你我先前的约定,便由你先来打头阵,领教这位‘绝代战神’的手段,我麾下亲卫尽数交给你来调配。

    三刻钟后,我再进山。”

    奉先听到这种话,只是微微点头,昂首一抱拳,便带着数十名亲卫深入白登山,寻找起了那位西域无敌的绝代战神、草原共主。

    李儒、牛辅已在心中暗惊,作为董卓的女婿,他们可从来没有见到过,老丈人如此作态。

    这个叫吕布的并州莽夫,当真如此得岳父宠信?

    李儒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已经在心中盘算该如何接触老丈人新收的义子,可同为武夫的牛辅却有些不忿。

    牛辅乃是西凉大豪,自带部曲,在董卓麾下也是一员敢打敢拼的勇将,可这些年来,董卓对他却始终是不冷不热的态度,却让这位“带资入组”的大豪心中颇为不满。

    但他却不敢去怨自家老丈人,只能把这笔账记在了吕布这个九原小儿的头上。

    等到吕布走后,李儒才小心翼翼地问道:

    “岳父,咱们此来,莫非是要寻找那位冒顿大单于?可他又怎么会埋葬在此处?”

    李儒其实更想问的是,岳父您老人家找这位匈奴史上的最强者,到底是为了什么?

    联想到岳父这次,主动提议要提兵上洛,替袁家扫平宦官的做法,李儒脑中疑惑就更深了。

    他实在是想不通,这种决策究竟有何收益可言?

    只是面对这位积威沉重的岳父,李儒实在是没胆子开口。

    除非……

    想到这里,李儒便没有继续思考了,不是因为他想不出来,而是他不敢思考、也不愿思考了。

    毕竟那个可能性实在是太过可怖、也太过疯狂了。

    既已至此,董卓也没有隐瞒的意思,便悠然开口,为尚留在此地的两名女婿解释起来。

    原来,这位冒顿单于,虽是不世出的绝代豪雄,可他这身通天彻地、惊世骇俗的神功,却并非是自行修炼而成,而是通过某种奇遇得来。

    白登山一战后,冒顿虽胜过了高祖,以及高祖携带的数十万大军,却还是被随后赶来的援军逼退。

    此战中,他意识到自身功行的缺陷,在回到草原后,便让族中的祭司萨满用祖传的巫术手段,将自己塑造成一尊金人,成为整个匈奴都要祭拜的对象,想要广纳各部族的人心愿力,来弥补自身缺陷。

    他不只是要做人间的大单于,还想通过这种手段,修成不死不灭的金身,做君临九天十地的神王!

    奈何,汉武帝时期,出了一个天纵神武、绝世风姿的将军,此人名叫霍去病,年不及弱冠,已成天下兵家的集大成者,功行之深,直追昔年兵仙。

    这位冠军侯亲率五万汉军,出代郡、右北平郡,北进两千多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兵锋所指,匈奴王庭尽是全无抵抗之力,只有一面倒的追亡逐北。

    冠军侯和他的军队一路长驱直入,杀至狼居胥山时,被塑成金人的冒顿终于被惊醒。

    为了保存自己的信徒们,冒顿不得不冒着前功尽弃的风险,出手阻拦这位过分年轻的兵家大将。

    奈何霍去病此时不仅是兵家大将,还有初成之龙气体系的加持,战力之强,几乎堪比楚汉争霸时期的西楚霸王。

    一番苦战后,失去草原王庭基本盘的冒顿非但没能将这位汉军小将拿下,反被霍去病打得重伤垂死,神思溃散,化作了一尊真正的金人。

    霍去病遂将这具金人扛回了中原,献给汉武帝。

    汉武帝为替高祖洗刷白登之围的屈辱,便将这具金人埋在了白登山下,并令东海异人安期生在山中布置法阵,以日月星三光之气并地脉浊力,来消磨这位大单于的金身,令其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因有关高祖白登之辱的真相,所以汉武帝并未大肆声张,这些事都进行得极为隐秘,唯有几名当事人知情。

    等到前汉被王莽彻底覆灭后,这些事的真相,便星流云散,彻底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听到这里,李儒已是目瞪口呆,几乎难以言语。

    他虽然从岳父口中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可心中的疑惑非但没有消散,甚至还越来越重。

    就比如说,岳父他老人家又是从何处知道的这些信息?

    这祭天金人在此处埋葬了数百年,又能有何用,岳父为何要不远千里地轻骑来此寻找?

    毕竟,时至今日,曾经煊赫一时,令汉朝都不得不与之和亲的匈奴王庭已覆灭多时,现在霍乱边军的异族蛮夷,多是鲜卑人和羌人。

    哪怕是拿到了这尊祭天金人,又能如何?

    冒顿如此神功,岂是“奇遇”二字所能解释清楚的?

    意识到这其中,还隐藏着诸多秘密后,李儒便彻底选择闭上了嘴,不发一言。

    董卓说完这段往事后,似乎也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倾诉欲望,而是闭上了嘴,静静地望着吕布离去的方向,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