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天下仲姓(1 / 2)

加入书签

这么看来,“西王母”似乎是一尊以香火愿力为食粮的奇异存在?

    那不死药,又是……

    联想到前几日亲眼目睹那一点,以数百名妖变者血肉滋养出来的绿芽,叶横舟心中已隐有所悟。

    虽然真相已大致明了,但其中还有诸多要紧的关节处,哪怕是卢植也无法给出答案。

    最后,卢植只是一叹,提到了另一桩秘密:

    “当初张兄在苦寻无果,曾试图深入接触过那股妖变之力,事后,以他臻至‘洞极’至境的高深修为,都需要自斩部份记忆,才能免去来自不可知之地的莫名影响。

    由此可知,背后那尊存在究竟何等可怖,恐怕已不逊色前古时期的天神地祗。年轻人,无论到何种境地,我都希望你不要去接触这股力量,否则……”

    说到后面,卢植摇了摇头,面色不胜唏嘘。

    比起卢植所居住的寒舍,蔡伯喈的住处,就当真可以被称作府邸了,楼高七层,即使在阁楼普遍都有五六层的洛阳城里,也很是鹤立鸡群。

    为了招待刘备,袁绍似乎还专门在此处进行了“清场”?

    叶横舟不由得转过头去,却见刘备也望了过来,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摸不着这位“天下楷模”的想法。

    最后,还是叶横舟率先开口,打破沉默,他坦然道:

    “玄德,对不住了。但有些话,还是一开始便说明白最好,日后哪怕是战场相见、白刃相搏,也是清清爽爽。”

    恰好,刘备虽是厌恶十常侍这种权倾朝野的宦官,却也同样讨厌那群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世家子弟。

    其二则是文章华美,此乃儒门宗师之本分,自不必多言,其三便是音律上的修为,据说蔡伯喈的琴技已经臻至近乎道艺的境界,不比其人在书法上的造诣逊色。

    其实对他们这级数的强者来说,相貌已不足以判断一个人的年纪,难以改变的是气质。

    看着袁绍周身的饰品,闻着那股浓郁的熏香味,曹操是真有些无奈了,直言道:

    “本初,你我之间,还需这般虚言矫饰?”

    早在先前旅途中,刘备就知道,叶横舟此来洛阳,其一是为了找卢植求解妖变之事,其二则是想用自己被朝廷加封这个“平难中郎将”的身份,挑起宦官、士族两边的矛盾,促成洛中局势大的变化。

    剑柄乃是以黄金铸成,剑鞘上镶着一排十二粒散发濛濛青光的夜明珠,随便一粒拿去典当,都足以换取足够普通人家食用数十年的宝贵财富。

    那股独属于年轻人的气质,一旦过了年纪,就自己消散了。

    如今叶横舟身上,就有一种令卢植怀念的锐气,那种无惧无畏、意气风发的飞扬味道,实是太少在这种级数的强者身上见到了。

    然后,叶横舟也认识了刘备的刎颈之交,牵招牵子经,以及那位原名徐福的徐庶徐元直。

    叶横舟想要针对这些人,只要不波及到市井中的无辜百姓,那刘玄德便是乐见其成。

    他甚至不介意利用自己这个“卢植弟子”的身份,帮上叶横舟一把,这其中既有他个人的私心,又兼顾了两人这一路走来的情谊,可谓是两全其美。

    如今这蔡邕重新出仕,因其人交游广阔,兼有一手绝妙琴技,所以洛中贵人、世家子弟都爱去他府上玩乐,只求能闻上一曲。

    “本初,你弄出这般阵仗,又是为何?”

    “正因如此,才要一斗。”

    “人言我袁绍结交英雄,‘非海内闻达不得见’,何其荒谬!我亦知侠义中人,信诺最著,而今正是为大计之时,以我观之,刘玄德之流,远比中枢诸公更能引为臂助,既如此,我如何能够不以国士待之?”

    卢植眸光微动,只有在心中暗自感慨一句。

    而且看在卢植的面子上,袁绍最后就算再气恼,也不会真个找人要了他刘玄德的命去。

    在蔡公府上招待一介游侠领袖,还能用袁本初此人礼贤下士的理由解释过去,可为此专门发动袁家势力清场,又是为了什么?

    此时的庭院内,也有一人,正对这个问题而感到疑惑不解。

    他有些不敢置信地抬起头:

    “难道,当初大贤良师在最后关头,还是用了……?”

    曹孟德看着端坐身旁的袁绍,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把头凑过去,低声问道:

    他是这样、张角是这样、就连那个向来恣意洒脱的东海童散人,也是这样。

    他这些天的生活,便是日夜与关羽、张飞、牵招等人交流武学,又与徐庶、简雍两人谈论剑术。

    门口立着两只宛如碧玉雕琢而成的石狮子,神态威严,目光炯炯,隐隐透出符光,俨然是高人手笔。

    叶横舟摇摇头,若是有一支如西园军那样的铁军,能在境内巡查扫荡,那些茫然无知,只会游荡于田野间的妖变者又如何抵挡得了?

    说到底,这人本就是你曹孟德请来的,你不负责谁负责?

    说完这些后,卢植竟是干脆起身,拂袖离去。

    叶横舟先是一愣,随即展颜大笑,欣然同意。

    既用“山主”之称,就代表卢植此时不是在跟自己的晚辈、山野村夫叶横舟聊天,而是在跟那位雄踞太行,掌控冀州的黑山老妖交涉。

    昔年儒门列位宗师联手炼制熹平石经时,正是蔡邕负责做“画龙点睛”的最关键一步,为这件重器铭刻今、古两派的经典。

    只留下叶横舟与刘备两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言谈间,两人已在使者的带领下,来到一处繁华地段,人流熙熙攘攘,各种声音嘈杂鼎沸,浓郁的熏香气窜出去老远。

    袁绍转过头来,看着曹操的神情,展颜一笑:

    “知我者,孟德也。”

    这位出身天下仲姓、四世三公之汝南袁氏的贵族公子,外貌极为出众,姿容威武,身材高颀,披一件丝绸长袍,周身饰物极尽华美,尤其是挂在腰侧那把剑。

    接下来几天里,叶横舟便安心待在了刘备等人经营的那处小院中,他也终于见识到了传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财力,支撑起整个“社团”的张翼德张三爷。

    说到这里,两人相视一笑。

    刘备思索片刻后,忽地狡黠一笑:

    “既如此,叶兄这几日何不暂居我等小院,等到宴会那天,便推脱说我不识你真面目,误将你带来此处便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