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天子封神(1 / 2)

加入书签

那龙气中的存在没有回话,但叶横舟却能感受到,就在刚才,弥漫整座洛阳城的龙气大阵,有极其轻微的波动。

    他也借此机会,终于窥视到了那头莫名存在的真容。

    那颗头颅形似蛇,却并不扁平,反而极为立体,气象峥嵘,生有两条长须,鳞甲辉焕,泛着莹润光泽。

    光看这头颅,甚至有几分难以言喻的神圣,简直就像是一头从岁月班驳的远古神话中,复苏过来的神龙。

    但它的躯干却显得极其扭曲怪异,数十丈的龙躯表面,遍布烂疮,龙骨也错了位,就像是被强行缝合、拼贴在一起的积木,腹下更生有十二条龙足。

    与其说这是一头怪龙,倒不如说这是一条有飞天之能的大蜈蚣。

    叶横舟只是看了一眼,便忍不住胸中怒意,冷笑道:

    “治国治成这般模样,你也配用这万民愿力?!”

    虽然早就知道,这个天下已经崩坏到了根子里,但叶横舟还是第一次,用如此直观的方式,目睹这一事实。

    他也由此认识到,正在驾驭这条怪龙的意识,正是属于那位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

    龙须摇动,涟漪起而声响动,庄严道:

    “平难中郎将闹到这般地步,也该收手了吧,朕素来宽宏,只要你愿意接受敕封,今日便可当做无事发生。”

    即便被叶横舟如此直接的侮辱,这声音中仍是无比平静,察觉不到丝毫的情绪波动。

    “哦?”

    俗话说,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可叶横舟实在是没想到,都打到这个份儿上了,这位天子非但不动怒,甚至还能说得出“无事发生”这种屁话。

    哪怕是示敌以弱,也没有这种示法吧。

    真把他叶某人当成傻子忽悠?

    叶横舟本能地感到荒谬,但他的灵觉却无比清晰地告诉他,这位天子说话时,语气竟然无比真诚,没有丝毫虚假。

    一开始,叶横舟还以为他是施展了什么秘术,才瞒过了自己的感知,只是当他再度打量起那股明黄龙气时,心底却不由得升腾起了第二个想法。

    他眯起眼睛,以心音问道:

    “你到底想要什么?”

    那头怪龙很快便淹没在翻滚的龙气云潮中,只有同样宏大的嗓音再度传来。

    尽管看不清外表,可叶横舟仍是能想象得出,一名帝者身穿龙袍,负手望天的形貌。

    “你已证明自己的实力,今日朕和王师就算想要将你强留下来,也会耗损颇大,得不偿失。

    故而,但凡你愿意归降,朕便做主让你离开,哪怕等朕退位后,你再次起兵反汉,也无妨。”

    刘宏这话实在是说得太直白,其中逻辑也太过清晰,以至于让叶横舟一时间都未曾反应过来。

    他忽然觉得,跟自己说话的不是一名统御九州万方的天子,而是一名精明到极点,锱铢必较的商贾。

    对商贾来说,只要可以获利,什么情绪都可以忍、什么事都可以做,只是不知道,这人究竟算的是什么账?

    到底是怎样的利益,能够让他这样不惜一切,连这个汉室天下都不要了,甚至说得出“哪怕起兵反汉也无所谓这种话”?

    这个问题刚一冒出来,再结合上天子几次三番的招安行动,叶横舟忽有所悟。

    他瞳中神色骤然变得无比森寒,目光如剑,像是要直接刺进云雾深处,斩到那人的心头去。

    “你想龙气,真正登临神位?!”

    自开战以来,一直保持镇定自若的天子,此刻终于色变!

    由今文派打造的皇朝气运体系,本质上就是要借万民愿力,凝聚出一尊能够统领天下的人道神位。

    不过由于儒门本身的特性,董仲舒在借今文经学之力,打造这尊神位的同时,还加上了来自《洪范九畴》的天人感应思想,为“天子神位”加上了种种戒律和限制。

    并且由于“香火有毒”,且缺少滤清杂质之法的缘故,故而历代天子几乎都不会直接采取“身与神合”之法,而只是借助天子六玺与承露盘这七件神兵,来借取部分神力。

    但——当代天子不同。

    他是真正想要和这尊人道神位融为一体,成为那个行走在人间的香火神明。

    这个想法如一道惊雷霹雳,在叶横舟脑中炸开,照破一切迷雾与黑暗。

    事实也的确如叶横舟所想那般。

    自从继承大统,接手九龙壁以来,天子就通过观察龙气变化这种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察觉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汉室将倾。

    刘宏不是没有试图做出过努力,他初登大位时,也曾诛杀权宦、创立鸿都门学,更积极整顿朝政,令庙堂上下风气为之一清,还踌躇满志地铸造出来四把“中兴”之剑以自勉。

    可哪怕他做再多努力,九龙壁中储存的龙气,仍是在不断流失。

    直到那个时候,刘宏才真正意识到了,什么叫做绝望。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行船落难,迷失在无边大海上的浮萍,眼睁睁地看着远处渺茫的灯火,却无法自行游过去,只能在此起彼伏的波涛中,一点点地沉下去。

    看得见希望,却无力够着,这才叫真正的绝望。

    这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闭目塞听之人,他们感受不到大船已沉没,自己正置身海中,更看不见远处的灯火,也无所谓绝望。

    但刘宏不一样,他身为天子,守着九龙壁,日日夜夜都经受着这种煎熬。

    所以,他终于不再尝试了,也正是从那天起,这位被后世称为灵帝的天子,就彻底改变了。

    刘宏自认为已经对这个国家尽了全部的力量,既然还是无法阻止大厦将倾,那他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用到了保全自身上。

    他创造性地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历代帝王之所以无法将龙气尽数调用,就是因为这股力量实在是太过雄浑,也太过狂暴。

    既然解决不了性质狂暴的问题,那刘宏就开始想办法削弱这股龙气的数量。

    所以,他才把关乎龙气命脉的七件天子神兵都交给了手下宦官来代为执掌,甚至还把作为镇国重器的赤霄剑都丢了出去,更大肆在西园买爵鬻官。

    其人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便是多找几头替死鬼,来分担这些积郁了数百年的龙气而已。

    即便天下十三州已有崩坏之兆,但刘宏一把目标从治理天下,安定万民下降到保他个人之修行,就立刻发现,这些愿力仍是足够。

    而且是大大足够。

    所以,哪怕是对黑山军这种继承了太平道法统,明摆车马要造反的势力,刘宏也展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胸襟。

    就算叶横舟这个黑山军主已经杀到洛阳城中,要明目张胆地行刺王杀驾之举,刘宏也能忍得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