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恤孤之策(特鸣谢书友 情网袜子 的(1 / 2)

加入书签

开熙十二年九月十七日巳时,柴宗训与皇室众人携带了装满二十辆马车的奇珍异宝,起程回汴京。

    这些珍宝一小半是此次出游途中,皇室众人自发采购自民间的江南商品,一大半是驻跸途径的各州府官员士绅进奉的。

    柴宗训为树立“依法治国”的精神和制度,令总管太监小六子按市场价将这些进奉的珍宝皆由内务府给付了银两,并将之通谕全国,以后皆按此例。

    自此之后,官员亦皆不敢收受下官或士绅赠送的礼物,按市值付价成为了大周官场的“潜规则”之一。

    在路上行了二十余天,柴宗训皇室众人于十月六日回到了汴京。

    宰相李涛率文武百官及数十万汴京百姓迎接圣驾于城外十里。见礼后,一同走进汴京城中。

    陛下需选定新的兵部尚书人选。”

    一为开熙元年科举的探花、现任户部侍郎的张齐贤。

    这二人皆为官清正,才能突出,都可胜任兵部尚书要职。

    这二人酒后聚在一起发发牢骚,也是人性难免,只要不是真得想要谋逆,朕便对他二人网开一面,不为已甚。”

    朕想要以朝廷之力作制度化设计,抚养这些失去双亲的孤儿,使其不致孤苦无依,众位爱卿请献计献策。”

    众臣沉思起来。

    “李、张二人本有些军事才能,在太祖及父皇朝也得到重用,然而形势所限,朕却不可能将二人引为心腹重臣,加以重用。

    《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唐代宫廷乐舞,法曲,于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创作。

    三个月末见,柴宗训只觉李涛又衰老的许多,不由心中伤感。

    经这几日来的编舞,姐姐已将《霓裳羽衣(曲)舞》皆补缺完善,想要呈献给太后殿下、陛下、皇后殿下、朝露妹妹一观,若是无疏漏,便想在我大周境内推广之。”

    李涛、汤启、张咏三人皆道:

    “陛下圣明!”

    柴宗训乍一听,心中颇有些怒火,沉吟半晌后,终究觉得是以打造大周社会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更重要。

    议定兵部尚书一事后,柴宗训将在扬州收留燕肃兄妹俩之事说了。

    经过众臣公推后,呼声最高的继任者有二人:

    听到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霓裳羽衣舞》由周娥皇修补完成,符太后和柴宗训等人都很欣喜,当即应允。

    君臣议了些这三月来的大政要事后,商量起了兵部尚书的新任人选来。

    二说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印度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汤启和张咏互相对视一眼后,汤启道:

    李涛道:

    “启禀陛下,陛下出游这三月来,朝政平稳,各地官吏皆奉公执守。辽国亦不敢窥视我大周边境。

    回到皇宫稍事休息后,柴宗训在延福殿召见了李涛和汤启及张咏三人,另特意遣了二名太医前住张昭府为他诊治。

    一是曾为一届五年扬州刺史,政绩考核优良而升为兵部侍郎的王祜,其子王旦于开熙十年中一甲文进士后,现为吏部给事中,颇有美誉。

    已无战乱而导致的孤儿。

    “三位爱卿,朕出游这三个月里,全国和汴京城中可有何异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