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理国(特鸣谢书友 广告就是烦 的(1 / 2)

加入书签

当晚,柴宗训宿于李汐殿中,“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快活过后,柴宗训搂着李汐说着甜蜜话儿。

    李汐犹豫了一下,道:

    “陛下,臣妾的父亲托臣妾向陛下请求,家族之人自随陛下前来汴京后,虽衣食无忧,然而却无所事事,盼陛下能让臣妾娘家之人如大周百姓一般,自由从事百业。”

    开熙十一年底,柴宗训攻克定难军搬师回朝后,因刚平定党项人,恐怕久为党项首领的李家人阴谋复辟,因此对李光睿家族数千人采软禁居住于汴京府中之策。

    想到如今河套7州已平定了近四年,朝廷在当地建立了稳固统治,而商业在“皇家养马场”的带动下也蓬勃发展,当地的党项百姓和百万汉人移民生活皆比之以前大有改善,温饱有余。

    李家即使仍有人有不臣之心,应已无能为矣。

    柴宗训轻抚李汐胸前美好,微笑道:

    “即是爱姬开口恳求,朕便答应了,允李家自此自由从事百业,亦可参加科举,为朕大周社稷效力。”

    李汐一听大喜,连忙谢恩,探头到柴宗训耳边昵声道:

    “让臣妾服侍陛下今夜再振雄风,臣妾想要早日为陛下诞下龙子来。”

    不待柴宗训答应与否,李汐转身爬到了柴宗训的腹下,螓首上下轻动起来……

    几天后的开熙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大周西南边境的土著首领普贵遣使入朝,以其控制的矩州归顺大周帝国。

    柴宗训听王著等大臣的讲述,知钜州在大周与大理国之间,即前世的贵州一带,如今还是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地,由当地土著自治。

    这片地带成为了大周与大理之间的空白缓冲地带。

    柴宗训问道:

    “众位爱卿,大理之地唐时为南诏国,“安史之乱”前,玄宗曾发大军三十万攻伐,因奸相杨国忠胡乱干预军事致大败,损兵折将,亦成安禄山谋反的诱因之一。

    这大理国历史如何,如今却是什么状况?开国君主段思平,又是个怎样的人?”

    礼部尚书戴宏出班道:

    “启禀陛下,现今大理国皇帝乃是段素顺,是开国君主段思平之弟段思良的长孙,号应道皇帝,于开熙十年继位。

    段素顺信奉佛教,对大理国施轻徭薄赋之政,对外则与周边诸国友善,开熙九年时曾致书信于我朝修好,因其未遣使朝贡,礼部乃回书于大理斥责之。

    至于段思平其人,先祖是南诏将领段俭魏,他因在唐天宝十三年(七五四年)南诏与唐朝的战争中立下战功,被南诏任命为清平官(南诏时期的宰相名),段思平是段俭魏的第六代子孙。

    在他出生后,家境已不再显贵,做过帮人放牧之类的营生。成年后,段思平被任命为幕览(小府的副将)。后来由于他在战场上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最后被升任为通海节度使。”

    柴宗训想到前世小说中的“六脉神剑”,问道:

    “这段思平的武艺当真很高吗?他可有何独创武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