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大周轨道(特鸣谢书友 20190141 的2张月票!)(2 / 2)

加入书签

    二人当即共同研究起“轨道”来,在柴宗训的参与下,前世有名的“詹氏车钩”被应用到了车厢连接上,被燕肃恭请命名为“圣上车钩”,后世称之为“世祖车钩”或“宗训车钩”。

    詹式车钩,需要分开时,将钩舌插销向上抬起,钩舌脱离卡扣限制,可水平摆动,两端钩舌会自然分开。需要连接时,两端钩头接触后钩舌碰撞推入,钩舌插销自然落下,钩锁闭合,两节车厢就牢牢连接在一起。即当两个车钩靠近时,钩舌受到撞击而转动。里面的锁帖就会自动落下,将车钩紧锁住。

    二人谈得兴起,连晚膳都是柴宗训命御膳房太监送到养心殿,与燕肃一起用的。    

    期间,符太后、符皇后、第五皇后各遣贴身太监,前来向柴宗训问安二次,其他得宠的妃子,如周女英、耶律和古典等人,也遣贴身太监、宫女来问安一次。

    直到深夜,柴宗训才与燕肃一同厘定了“大周轨道”的几乎所有细节,起驾回后宫。

    十几天后的开熙三十七年三月二十日,早朝。

    君臣议了些内政大事后,柴宗训命大内总管汤启向众臣宣读了燕肃上呈的“大周轨道”全盘规划的奏折。

    大体的设计,凡有“大周直道”之处,皆在其中铺设“大周轨道”,以大为提升全社会的运输效力,繁荣商贸生产,大增国库税收。

    建造的总成本包括轨道和配套的马车及民伕俸禄,为每里六百两银,首期规划在全国建造的里程数为百万里,工期十年,耗银总计为六亿两银钱。

    首辅李沆出班道:

    “启禀陛下,当年秦建轨道用于灭楚战争,运送物资甚为便利。

    只是如今我大周全国已有四通八达的“直道”,商贸通行十分顺畅,似无必要花费如此巨资,再建“轨道”。”

    柴宗训道:

    “财政乃社稷根本,而经济发展为财政增收的唯一正途。

    且开建“大周轨道”,必将大幅拉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利国利民。

    招募民伕建设,又利于提升百姓收入,拉动商品消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也。

    “大周轨道”建成开通后,功在长远,对于未来增加的国库收入,何止在百亿两?又何须吝啬于眼下建造用银六亿两?

    朕决意成立“大周轨道局”,划归内务府管理,未来“大周轨道”建成后,轨道和马车的运营管理,皆归“大周轨道局”。”

    皇帝即已定夺,群臣再无异议,“大周轨道”工程便交由工部和皇家科学院共同办理,限一月内开工建设。

    为最终验证可靠性,也是向大周百姓宣传“轨道”,皇家科学院长燕肃与工部商议后,花了十天时间,建了一条贯穿汴京内城至外城的长约二十里的“轨道”。

    “轨道”宽八尺整,精铁所制,下铺以制式巨木,奔跑其上的马车,由八匹马拉动,驾驶室为可供三人吃住睡的车厢,三名司机为“大周轨道局”首批雇佣的司机,月俸五两。

    在其后,又以“圣上车钩”连结了十二节车厢,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份。

    车厢分两种:客车厢与货车厢,每节客车厢有座位二十个。整列大周轨道车可载乘客二百四十人,货车可载货物五千至六千斤。

    汴京百姓自此条试运行轨道建设时,便纷纷围观,一待通车后,许多人争相乘坐尝新鲜,立刻人满为患。

    因想坐车的人太多,本计划免费的试运行汴京内城至外城的“轨道”车,不得不收每人二百文的车马钱,这才不致拥挤不堪。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