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老顽童一个,大明风华!(2 / 2)

加入书签

    每次故事讲一半,回家后都和长乐告状,想娘亲为他出头,却没想到长乐只是捂嘴偷笑,让他一阵无奈。

    “哎,这到底哪里学来的臭毛病,都刻入骨子里了。”

    朱长夜笑了一声。

    也很是为自己行为不齿。

    这个臭毛病几十年没变过,就像是下意识般,故事只讲一半,留点钩子让孩子们念着,下次再讲再留钩子等下下次,不断重复。

    “好了,瑶瑶,下次听。”

    “下次为师给你讲完整的。”

    朱长夜笑着回应。

    朱瑶拉胯着脸,一脸生闷气模样。

    朱长夜没办法,只能不断夹菜给小家伙消消怨气。

.

    ….….…….….….

    吃完饭后,

    师徒五人打坐修炼,途中朱瑶和朱允熥坐不住,都跑出去玩了,倒是朱柏耐得住性子,肯一直打坐。

    很快。

    时间看起来已经临近中午了,只有早上到中午这段时间,朱雄英才在天云观修炼。

    眼下时间到中午,朱雄英召集回朱柏和朱允熥,和朱长夜道了声别,就直接回了皇宫,打算明天再来。

    而回到皇宫后,马皇后和朱元璋就一个劲逮着朱雄英,说仙人饭菜吃的如何了。

    朱雄英没问过,但回忆起来那顿饭,他只知道朱长夜吃的很开心,就直说师尊吃得开心。

    这回答,顿时让马皇后和朱元璋喜形于色。

    “哈哈哈,吃得开心就好,开心就好啊!”

    朱元璋朗声大笑:“妹子,走,咱该去天云观了!”

    马皇后笑着点头:“嗯,去见咱爹….咳咳,雄英师尊。”

    朱雄英闻言楞住了。

    啥?

    合着爷爷奶奶,还要去找师尊?

    而这下,他这才发现二老今天穿的也不一样。

    奶奶穿着红色衣裳,整体看起来很喜庆,而爷爷则是黑色衣裳。

    都是很不错和很正常的衣裳,但这衣裳,他就没见爷爷奶奶穿过!

    这样去见师尊,很隆重啊!

    朱雄英也明白了,二老是早有预谋。

    “爷爷奶奶,我也去!”

    望着那渐行渐远的二老,朱雄英赶紧跑了上去。

    朱元璋回头,没好气道:“你这臭小子不是刚从天云观回来,还去干嘛?不嫌累啊?”

    朱雄英掷地有声,义正辞严道:“您二老没见过师尊,师尊有些避讳都不知道,我当中间人引荐不行吗?”

    朱元璋翻了翻白眼:“滚犊子,咱还用你来引荐?咱爹咱还….咳咳,那什么,反正咱了解你师尊!比谁都了解,还不需要你这臭小子引荐。”

    “雄英,回来了就好好休息吧,别跑来跑去了。”

    马皇后想了想,抱有不同意见:“重八,让雄英也跟着吧。”

    说着,她凑近朱元璋耳边讲悄悄话:“你呀,几十年没见爹了,你几十年前也没想过爹能修仙吧?说不定这几十年过去,爹变了一些,还真有什么避讳的咱不知道,雄英才知道。”

    朱元璋眼眸闪了闪。

    “您二老,背着我说啥呢?”

    朱雄英忍不住问道。

    朱元璋笑道:“没啥,那什么….雄英,既然你想跟着咱去,那就一起去!”

    “正好,咱也有段时间,没和你一起出宫逛逛了。”

    朱雄英闻言,大笑一声:“没问题!”

    二老加个孩子,往天云观走去。

    路上朱雄英说了,师尊很好说话,而且刚才朱柏和朱允熥也去了,责备师尊收为徒弟,还留下吃饭等等事情。

    听雄英这话,老爹似乎很是和善,很好相处。

    这让二老更加放心了。

    路上。

    形形色色的商人与百姓,多如牛毛。

    朱元璋也不闲着,一路上都说那咋咋,这又咋咋,都是关于基建和民生问题,说给朱雄英听的。

    他把朱雄英当继承人培养,当然有时间能教就会教他。

    朱雄英都听的极有收获,果然和爷爷出来,总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爷俩一个听一个说,默契得很,马皇后都插不上嘴,都快成局外人了。

    三人又走到一条略显富裕的街区,这里的百姓,都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优越感。

    举手投足都是睥睨天下的气势,尤其对异族胡商的态度更带了几分倨傲,骆驼放门外要拴好,东西自己看顾,丢了莫找本店,进门先掸掸身上的灰尘….

    仿佛大明的傲气,在如今这位拥有横扫宇内野心的洪武大帝治下,散发得淋漓尽致。

    大街上走来几个断手断腿的残疾人,百姓们这才由倨傲,迅速换上一脸敬意。

    残疾人路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人主动朝他们拱手行礼。

    酒楼里,

    不时跑出一个店伙计,递上一碗热水,一杯米酒,拱着手朝他们笑笑,再恭敬地将空碗取回。

    “这是是百战之兵。”

    冷不丁的,朱元璋的话在朱雄英耳边说起。

    朱元璋眼中带着几分深沉和肃穆,继续道:“雄英,知道百姓为什么这么尊敬他们?”

    朱雄英摇摇头。

    朱元璋叹气道:“这些老伙计,都是拿命换来的尊重。”

    朱雄英再朝那群人望去,他赫然发现,残疾人的神色很坦然,丝毫不觉得自己的残疾,与这个完整的世道有什么不匹配。

    有人递上热水仰头就喝,有个不长眼的胡商递上几块胡饼,残疾人脸色一变,劈手就是一记耳光。

    喝人家的水,是接受人家的敬意,递上吃食性质就变了,他们不是叫花子。

    残疾人还只是一记耳光,别的大明百姓可就炸了锅,满大街传扬着喊打声,胡商委屈地捂着头,一路被人不停抽打着狼狈逃远。

    朱雄英有些看不懂。

    朱元璋则耐心解释道:“这些残疾人是伤兵,咱每一次对外用兵,都是这些人第一个冲上前拼命,断手断脚全无所谓,保住命已是天大的福分,但对百姓们来说,他们是英雄,残疾了也是英雄,英雄理应享受一切礼遇。”

    “能让百姓们昂首挺胸,满脸倨傲地享受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全是这些为大明舍生忘死拼命的英雄所赐。”

    “这些伤兵,才是大家倨傲的资本,于是施与受,都做得如此自然,不存一丝虚伪。”

    朱雄英闻言,恍然大悟。

    朱元璋眼眸闪烁:“雄英,咱和你说过,咱大明百姓的脊梁骨,是一刀刀砍出来的,不过还不够。”

    “爷爷这一代人受元庭人压迫太深,对于百姓而言,元庭的可怕深入人心,使得他们性子里有些奴性,很难自信起来。”

    “得等下代人,或者下下代人,他们自小生活在无需担惊受怕的大明里,才会自小从心里,生长出那股子自信。”

    “而雄英,你要做的,就是带领这批大明历史以来最自信的人,继续打出大明的风采!打出….咱华夏民族更加坚挺的脊梁骨,你….能做到吗?”

    朱元璋目光炙热的注视着朱雄英。

    唐末以来,直至弱宋,中原屡次沦丧。契丹,女真,大元。

    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凶。

    快马弯刀的胡儿,笑中原男儿软弱。

    可是就是这些软弱的男儿,这些被压迫的大气不敢喘的汉家儿郎们,靠着不要命的霸气,视死如归的决心,硬生生打出一个足够安全的大明。

    但这还不够,大明还不止于此!

    大明还是个孩子,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朱元璋认为自己不行了,人老了,没法再看着大明长大成人,只能交给朱标朱雄英他们。

    他对大孙,真的寄予很深的厚望,不加掩饰。

    朱雄英闻言,只觉有一股担子压在肩膀上,很重很重,但….那又如何?

    这是老朱家的天下,老朱家的大明,他是老朱家的长孙,理所应当替祖辈,甚至是子孙护着大明,壮大大明!

    这是他这个皇长孙该做的,甚至他还不限制于朱元璋以前口中说的打出北方,他要做到师尊口中说的那样,打出海外!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