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礼物(2 / 2)

加入书签

    这一点看古人的名字就知道了,像‘睿’寓意这么好的字,古代出名一点的人基本看不到用睿为名的。

    送走张荣兴父子,刘氏就要给李安收拾屋子,让他洗个澡,休息一下。

    在他的劝说下,父母终于不在亲力亲为,而是雇佣了几个人。

    李平在书院读了三年书,基本的字和算术都会了,去年开始就没有再读了。

    李平见气氛不对,连忙转移话题道:“阿牛,那个壮壮的是狗蛋吧?另一个是你朋友么?快招呼他们坐下吧。”

    不过那时候卖官和汉灵帝,人家汉灵帝是真卖,各种官员明码标价,给钱就能当,还有实权。

    张荣兴看李安那眼神,好像在看周扒皮一样。

    至于李平担心的浪费,并没有发生,整桌菜虽然没有吃的干干净净,却也只剩残羹了。

    家里这几年的情况他也知道一些,他去汴京的第二年,大哥李平就成了亲。

    给大哥的是一块玉佩,给嫂子的是一个玉簪。

    每次去巡视田地回来,都能多吃两碗饭。

    李南他们以前也见过石柱的饭量,虽说比以前更能吃了,但人也长大了不是,并没有太过惊讶。

    李安还是托了齐衡才弄到这两坛酒。

    即便员外这个称呼有些烂大街了,但是对于李南这种小农来说,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六一.二二三.一五一.二二七

    等到了宋朝,就成了对有钱人的称呼了。

    “臭小子,难怪你考了几次都考不上科举,你看看人家二郎,学识就比你好多了。”张荣兴瞪眼道。

    但是那时候父母因为刚刚从农民变成商人,小农思想太重,根本听不进去。

    “哎!”

    若是让老爹知道自己心里这么编排他,指不定会让他见识见识父亲的威严。

    李南平常没什么事干,就负责这些田地收租的事。

    如今父母能有如此转变,和在城里经商几年,眼界开阔也有很大的关系。

    张振快二十岁的人了,被父亲当着这么多人骂,涨红着脸,也不敢反驳。

    李南和张荣兴喝酒,李平则是小声询问李安这几年在汴京的事。

    就在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端着碗筷走了进来,李平吩咐道。

    当然了,你能当多久,得看有没有人出更高的价钱买你那个官位。

    但是李渊不同,他卖官的方法就有些流氓了。

    其实卤味只需要掌控好卤料秘方,把卤汁做出来,即便雇人也不怕泄露。

    有种瘦叫母亲觉得你瘦。

    毕竟李安回来,人家一家人也要叙叙旧,他们在不太方便。

    那眼神好像在说,你看把人家饿得。

    员外这个称呼最早是出自唐朝,唐初朝廷没钱,李渊为了筹钱就开始了卖官。

    “没…没什么。”李安连连摇头。

    面对刘氏那满满的‘母爱’,李安只能硬撑了。

    这几年,家里除了添了一个宅子和一个铺子外,多余的钱都被拿去买田地了。

    候补官员也被成为员外官,在那时候必须要员外官才能被尊称员外。

    侄儿的是一个金锁。

    除此外还有一些给祖父祖母的礼物,和一些上好的布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