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刘学文的提醒(2 / 2)

加入书签

    李安对此倒是没有隐瞒,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刘学文。

    自从知道刘学文是钦差后,李安一直在琢磨官家的用意。

    当然了这是演义,正史中杨修是因为和曹植交好,帮助曹植争位。

    固然有新政弊端太多,守旧派强烈反对这些因素在,但是和官家性子软弱也有很大关系。

    刘学文挥手打断了李安的话,说道:“你都能看出来的事,难道老夫看不出来?刚过易折的道理,为师不用你教。时间不早了,你早些回去休息吧。”

    杨修本就是主簿,总揽内外,许多人都以为杨修是在传达曹操的命令,纷纷下令收拾东西准备撤军。

    后世为了上大学,冒名顶替,花钱买分,找关系等等,屡见不鲜。

    揣摩上位心思不算什么,那些朝堂官员哪个不揣摩官家心思。

    更重要的是杨修能够揣摩曹操的心思。

    但无论正史还是演义,杨修之死都和他揣摩君主的心思,又到处乱说有关。

    刘学文对此倒是并不意外,向李安询问了一些他知道的情况。

    朝廷派了钦差,牵涉舞弊的官员肯定有所准备。

    第二天一早,用了早饭,刘学文就让人把两位世子给请了过来。

    有人询问,杨修说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丞相有回师之意。

    他揣摩曹操心思就算了,怎么可能傻到没有曹操的命令就让人收拾东西准备撤军。

    李安担心刘学文脾气上来,直接把事情给闹大了,影响了前途。

    刘学文深深的看了李安一眼,说道:“身为臣子可以揣摩官家的想法,却不能说出来。你那《三国演义》写的还算不错,虽然有不少瑕疵,却也还算精彩。你那书中杨修是怎么死的,莫非忘了?”

    曹操定下的传人是曹丕,觉得杨修这样能猜透他心思的人留在曹植身边,后患太大,就找个借口把他杀了。

    别说扬州了,就是随便一个县,若是认真查,多少都能查出来一些。

    所谓的大学文凭肯定和古代科举没法比。

    刘学文刚刚那番话,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什么可能都有,假设也只是假设。

    毕竟大学生都不包分配了,科举可是直接做官的,完全没有可比性。

    见刘学文心里有数,李安也放下心来。

    别看《三国演义》是后世的四大名著之一,但是这玩意在古代民间流传甚广,真正的读书人对此根本看不上。

    “是,学生告退。”李安闻言起身躬身一礼。

    李安沉吟了一会,说道:“老师,据学生这段时间了解,这次县试应该存在舞弊的。”

    刘学文刚正不阿不假,不会偏向两位世子其中一个也是真。

    “老师来的路上怕是已经有了打算,学生才学浅薄,就不献丑了。不过学生觉得县试舞弊影响太大,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事情影响给控制到最小才好。”李安说道。

    他做出这种猜测是有根据的,当初改革,官家顶不住压力就叫停了。

    刘学文是他老师,也是他现在最大的靠山。

    当然了,两人身份摆在那,行礼也不过拱拱手罢了,不可能像上下级那样躬身行礼。

    “两位殿下多礼了,快快请坐。”刘学文也不拿架子,还了一礼,请两人坐下。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