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第二百六十七张 王八山(2 / 2)

加入书签

    盛老太太沉默了一会,说道:“上次我说口头约定,其实是留了个心眼。想看看他父母什么时候会登门,如今看来,他父母对你倒是十分重视。这次就正式定下吧,等你及笄后,再择期完婚。”

    “那也不用急着回去啊,三月中旬就是乡试了,你们干脆等我考完,到时候陪你们一起回去,正好在家住一段时间。”李安说道。

    明兰看向盛老太太那睿智的眼神,叹了一口气,说道:“过年这段时间袁家来了不少亲戚,没少拿孩子的事说事,大姐姐心里难受,今天才找到机会回来。”

    袁文绍虽然愚孝,但是抛开这些,在这个时代的男人中,已经算是极好的了。

    袁夫人给他房里塞了那么多人,袁文绍也没有因为妾室,冷落华兰。

    盛老太太问道:“华兰这次回来,是又受了委屈吧?”

    ……

    他们自然想的紧,之前说想孙子不假,但是更怕的是留在这,李安要陪他们,耽误李安读书。

    袁文绍愚孝,袁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华兰受了委屈,连个倾诉的人都没有。

    明兰脸上笑容一滞,说道:“大姐姐这次回来,是约我们晚上一起去赏花灯的。”

    傍晚,李南和刘氏起来,一家三口吃了晚饭,李安就提议带他们去看花灯。

一四三.四二.一六八.四三

    不过那时候已经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爹娘,你们这次来就在汴京多住一段时间,反正家里的生意大哥能够打理好。”李安笑道。

    说的好听是管家,实际上就是让华兰拿嫁妆来养袁家一大家子。

    “你和华兰那丫头都是在我身边养大的,还想瞒着我?”盛老太太撇了她一眼说道。

    之前经常往次子房里塞人,经常让华兰去站规矩。

    虽然李家门第低,但明兰若真嫁过去受了委屈,以明兰的性格也不会说出来。

    更何况,她总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闹上门去吧。

    刘氏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四处张望了一下,疑惑道:“不是说汴京上元节有个用灯做的王八山么?在哪呢?”

    上次她说先口头定下,除了想先拖着,另外也有看看李安父母的态度。

    长媳又在背后经常挑拨,华兰没有子嗣,也给了袁夫人刁难华兰的借口。

    虽然这句话的意思有些被人后人曲解,但是这正说明了古人对子嗣的看重。

    李安:“……”

    “行,反正也就等两三个月。不过到时候你就别跟我们回去了,来回折腾,还不如留在汴京好好读书。只要你能金榜题名,我和你爹就算死了都高兴。”刘氏说道。

    华兰嫁入袁家已经四年多了,但是至今也就只生了一个女儿。

    绝大多数普通平民,可能一辈子连自己所在的县城都没去过。

    不管李安父母是因为盛家还是因为明兰这个人,最起码人家重视。

    刘氏看着街上拥挤的人群和热闹的景象,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感觉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住什么住,我还要回去抱孙子呢,留在伱这,又没孙子给我抱。”刘氏闻言白了他一眼。

    “用灯做的王八山?”

    李安一愣,很快哭笑不得的说道:“娘你说的是鳌山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