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文炎敬的心路历程(1 / 2)

加入书签

文炎敬一路想着事情,没什么感觉就走了近十里路,来到了近城的主路上。

    主路上车水马龙,来往行人众多,嘈杂的声音让文炎敬回过神来。

    看着已然在望的汴京城,跺了跺有些酸涩的脚,文炎敬抬步继续往前走。

    又走了一柱香左右,文炎敬才顺着人流进入城中。

    此时他又累又渴,干脆找了个茶摊要了壶茶水。

    “听说了么,今日早朝官家升海侍郎为枢密院副使了。”

    “哪个海侍郎?”

    “就是那一门五翰林的海家,去年才被升为礼部侍郎的。”

    “去年才升的礼部侍郎,这才多久就升为枢密院副使了?”

    “呵呵,人家海家一门五翰林,海侍郎之前可是翰林学士,常伴官家左右,深得官家信任,升的能不快么?”

    汴京作为国都,寻常百姓也喜欢议论几句朝中之事。

    当然了,他们得到的消息比较滞后,真假难辨,但是却不妨碍他们谈论的兴致。

    文炎敬等待小二上茶的时候,听到旁边桌子的两人的谈话声,连忙凝神听了起来。

    当听完后,文炎敬有些羡慕,对盛长柏十分嫉妒。

    真是同人不同命。

    盛长柏年岁比他还小,祖父是探花郎,祖母是侯府嫡女。

    出身好就算了,考中进士后,转眼就定下了海家之女。

    如今未来的老丈人,还升为了枢密院副使。

    那些平民百姓只是感叹海文仁升迁快,文炎敬却清楚这次升迁意味着什么。

    枢密院副使,只比宰相低一点,然而不管是民间还是朝中官员,只要官职比枢密院副使低的,都会称其一声相公。

    虽然海文仁之前也被称为海相公,但是相公和相公也是有区别的。

    就好比男子成亲,妻子既可以称呼丈夫为夫君,也可以称呼官人和相公。

    而文臣声望高的,也会被人称呼一声相公,这个相公只是尊称,并不代表对方是宰相。

    但是担任枢密院副使被称为相公,就是对宰相的称呼。

    不过这并不是说枢密院副使就是宰相。

    但是大宋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除了少数几人,大多担任相公的,在此之前都担任过枢密院副使。

    当然了,这指的是文臣,武将也有担任枢密院副使的,他们可没资格成为相公。

    而海文仁就是文臣,也就意味这他下次升迁,很可能就是相公了。

    虽然大宋的宰相权利分散,好几個职位都被称为宰相相公,朝中有数位相公,并没有别的朝代权利那么大。

    但是能成为相公,已经位极人臣了。

    在任期间,提拔一些人,收一些学生,哪怕后世子孙不争气,留下的遗泽,也能保几代富贵了。

    而盛长柏娶了海文仁的女儿,有海文仁帮衬,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他自己呢?

    想娶一个盛家的姑娘都这么难。

    “不行,一定要拼一把!”文炎敬拳头紧握,下定了决心去盛家提亲试试。

    他之前不愿意去盛家提亲,是因为担心盛纮觉得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对他产生不好的印象。

    最重要的还是付出与收货不成正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