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俄罗斯帝国的外交行动(2 / 2)

加入书签

    对于三皇同盟之一的德意志帝国来担任此次事件的调停人,俄、奥两国自然是欣然接受。

    为此,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命令首相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立即开始了对奥匈帝国的外交访问。

    而俾斯麦话里话外无不暗示着俄罗斯帝国:如果俄、奥两国真的爆发冲突,那么德意志帝国将支持实力较弱的奥匈帝国。

    至于什么人道主义,在十九世纪这个黑暗的时代,人道主义纯粹就是一个大笑话。

    而在奥匈帝国南方羸弱的奥斯曼帝国,就是现在奥匈帝国的最好扩张目标。

    然而在实际上,新成立的塞尔维亚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的对俄罗斯帝国的亲近,远超过奥匈帝国。

    但是在这段话里,却没有真正的去指责俄罗斯帝国。

    俄、奥两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所以当奥匈帝国媒体透露出这一个消息之后,欧洲各国的媒体也开始纷纷报导。

    戈尔恰科夫率先发言,他明确表达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德意志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问题上并没有任何的利益,所以我们并不会参与到这场近东危机当中来。

    在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可是断绝了你们奥匈帝国统一神圣罗马帝国的可能。

    俄罗斯帝国对自己的军队都当成炮灰,又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些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而去搞什么人道主义。

    “我国可以承诺放弃建立大斯拉夫国家的政策,换取奥匈帝国的支持。”

鍏17竴.浜屼簩涓17涓17笁涓17涔17

    在当年中克里米亚战争中,沙皇尼古拉一世就是没有争取到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支持,从而就导致了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

    虽然在一八四八年以后,奥匈帝国的综合实力有所衰弱,但是依旧够让俄罗斯帝国喝一壶的。

    安德拉希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奥匈帝国所希望看到的。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深受当年主持欧洲维也纳体系,被称之为“欧洲宰相”梅特涅的影响。

    “伯爵阁下,我们俄罗斯帝国无意挑战奥匈帝国的底线。

    但是同样的,我们需要为国内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在这之前,俄罗斯帝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利用巴尔干半岛上的泛斯拉夫主义,建立一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受到俄罗斯帝国庇护的大斯拉夫国家。

    那么奥匈帝国的东、北、南三面,将会处于俄罗斯帝国的包围之下,这会为奥匈帝国的边境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虽然俄、奥双方都不肯在巴尔干半岛的问题上进行让步,但是两国也不想为此真正的爆发战争冲突。

    所以在陆地上,少了法国这个打手确实让大英帝国首相迪斯累利感到了一丝无奈。

    阿方索是不可能答应的,但是关于两国之间的合作,可以试着谈一谈,毕竟此次是大英帝国有求与西班牙王国。

    而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给戈尔恰科夫的外交底线也仅仅于此,所以双方的外交会谈不欢而散。

    让西班牙王国陆军代替法国当打手去对抗俄罗斯帝国的灰色牲口。

    在一八七一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奥匈帝国基本已经失去了向北方扩张的希望。

    但是作为俄罗斯帝国的统治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命令他并没有能力违抗,为此他不得不亲自来到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来进行这场谈判。

    他们两个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所安德拉希自认为对戈尔恰科夫还是比较了解的。

    俄罗斯帝国的提议,完全是建立在他们所拥有优势条件之下的。

    这会对奥匈帝国的安全上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安德拉希绝对不会同意的。

    奥匈帝国作为在近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三个国家之一,奥匈帝国对于此次战争的态度,关乎着沙皇俄国对于发动战争的成功率。

    “对于贵国所提出的空头支票,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安德拉希不屑笑了笑。

    戈尔恰科夫这位俄国首相作为唯一能够与俾斯麦抗衡的外交官,他的名字和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样受到大英帝国的厌恶。

    但是俄、奥两国如果在近东地区爆发冲突,那么德意志帝国必须将会在圣彼得堡和维也纳做出选择。

    安德拉希对戈尔恰科夫的话视而不见。

    虽然奥匈帝国在梅特涅过世之后,政治外交有所下降,但是也不容小觑。

    所以对此,双方再次计划召开外交会谈:由德意志帝国作为中间调停人,在奥匈帝国的维也纳准备召开第二次关于巴尔干半岛的谈判。

    “戈尔恰科夫公爵,我想你们俄罗斯帝国最好能够停止对巴尔干半岛的干涉,因为这会使我们奥匈帝国感受到威胁。”

    但是大英帝国的陆军,各位都知道其的水准,也就能打打印度人了。

    俄罗斯帝国访问奥匈帝国的消息传速传播到了欧洲各国。

    在此次近东危机中,大英帝国如果少了西班牙王国陆军的支持,那么他们将阻止不了俄罗斯帝国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