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关于奥斯曼帝国的商议(2 / 2)

加入书签

    “那么阿方索陛下,不知道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能够换取贵国对我们在近东地区问题上的支持?”

    当然,英国这次的行动给了奥斯曼帝国很大的信心。

    阿方索继续说道。

    因为就算将克里特岛交给西班牙王国,他们也不会危及到大英帝国在东地中海的利益。

    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你们大英帝国能够帮助我们说服奥斯曼帝国,完成这笔军火交易而已。”

    “这里只是一片沙漠罢了,根本的原因并不在此。

    所以,如果真的按首相阁下说的去做,那么此举对于我们西班牙王国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迪斯累利的问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正常的疑问。

    让整个欧洲各国都在奥斯曼帝国骑兵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

    难道贵国愿意把直布罗陀海峡还给我们西班牙王国吗?”

    毕竟现在的阿拉伯半岛如今也只不过是一块人口稀少资源贫瘠的沙漠而已。这里除了沙子还是沙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利益。

    甚至我们可以低价把西班牙王国海军最先进的军舰抛售给奥斯曼帝国,以此来增强奥斯曼帝国的海上力量。”

    如果能够把快要退役的军舰低价抛售给奥斯曼帝国的话,这会极大的缓解西班牙王国的财政赤字。

    克里特岛在地理位置上完全比不上塞浦路斯岛,所以迪斯累利才会同意将克里特岛交给西班牙王国。

    “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军队差距十分大,只有靠着我们西班牙王国生产的机枪和速射炮,他们才能面对来自俄罗斯帝国的进攻。

    毕竟现在失去了美洲殖民地的西班牙王国,极度缺乏原料产地。

    在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可谓是风光无限,他们在巴尔干半岛直接将欧洲各国组成的联合军队打的全军覆没。

    “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大英帝国不可能同意你们西班牙王国这个要求的。

    阿方索对迪斯累利说道。

    不过我们现在作为你们大英帝国的盟友,我们可以用一大批军舰换取贵国的一块小殖民地,以此来显示对贵国的支持。”

    阿方索为了降低迪斯累利对科威特地位的怀疑,只能在原材料上面表现的更加看重,以此来降低英国人的怀疑。

    只有这个时期,西班牙王国才能有机会拿下几笔大的军火订单,以此来缓解西班牙王国的财政赤字。

    关于无烟火药的秘密,阿方索相信已经保存不了多久了。因为用不了多长时间,欧洲各国就能研制出来了。

    “直布罗陀海峡是我们大英帝国国重要的核心领土。

    阿方索用手在地图上的科威特地区画了一个圈,这包括伊拉克和内志的一部分,这放在后世都是著名的产油地区。

    我们西班牙王国只需要这两个岛屿,我想这对于你们大英帝国来说是能够轻易办到的事。

    以至于后面的君士坦丁堡会议,大英帝国人召集了所有欧洲国家前来谈判。

    大英帝国首相迪斯累利曾公开发言:此次行业不是为了保护基督教徒或者保护奥斯曼帝国,而是为了保护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庞大帝国。

    “阿方索陛下,不知道您所说的这块殖民地在哪里?”

    迪斯累利对此直接开口道。

    我们西班牙王国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利益的情况下,为了你们大英帝国而去得罪欧洲的任何一个大国。”

    “在这里。”

    迪斯累利万万没有想到阿方索会拿直布罗陀海峡说事。英国可以放弃土耳其海峡,也不可能放弃直布罗陀海峡。

    因为塞浦路斯岛特殊的地理位置危及着英国人在东地中海的利益,所以大英帝国绝对不会将塞浦路斯岛交给西班牙王国的。

    如果奥斯曼帝国能够自己阻挡住俄罗斯帝国的进攻,那么这对于你们大英帝国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是这里吗?

    如果用这块殖民地地交换的话,那么我们在本质上是同意的,但是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贵国对这片荒漠感兴趣。”

    “西班牙王国与大英帝国的合作仅仅局限在南、北美洲而已,这是我们两国早在之前就达成的协议。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还控制在埃及,而且他们所处的安娜托利亚半岛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没有相关的利益,就指望西班牙王国在近东地区的问题上支持大英帝国,哪怕是个人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现在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舰队依旧盘踞在黑海的贝西克湾附近。

    所以对此,阿方索直接反驳:想让我们西班牙王国参与进来可以,但是一定要有足够的好处才可以。

    而英国人明显不会为了奥斯曼帝国,放弃已经到碗里的肉的。

    虽然西班牙王国本土有丰富的的煤和铁的储量,但是对比世界真正高产的国家,这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对此,阿方索对迪斯累利说的话明显有些讥讽。

    因为阿方索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钱,能够要到克里特岛和利比亚已经算是意外惊喜了。

    虽然奥斯曼帝国的政府现在可能对于此事还一无所知。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