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撤军(2 / 2)

加入书签

    此时,正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分道扬镳之时。

    朱棣的视线慢慢离开朱权的脸庞,然后看向四周,最后看向白初,看到白初一副坚决的样子,朱棣忽间微微一笑。朱棣想起了昨天和白初说过的话,如果父亲知道了,那么自己一定要去看看父皇,无论如何,朱棣都相信自己父皇都不会杀了自己。

    但此刻两人并肩而行,后面的人又离得远远的,朱权干脆开门见山地说道:

    “至于兵权,我们是兄弟,在谁的手里,都是一样的。你说呢,老十七!”

    “四哥既然要回去,那兵权。”

    这一刻,白初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造反!

    “朝廷如此不公,我看不如反了算了。”

    朱权看着朱棣,依旧是不肯放权的样子,只能无奈笑笑,没有答话。

    久则军心衰,攻之不利,故为将者,必惜兵锋

    车鳞萧萧,旦角萧萧

    朱棣帅军自抚顺关出发,经过沈阳、海州,再经辽西通道,历时近半个多月,方才到达山海关。

    北平现在的情形,实在是太不清楚了。

    不过转念一想,白初占了大明一部分的气运,大明的国运恐怕会增加一百年,甚至更久。

    辽东虽在极北之地,却也是酷热难当。

    当朱元璋的语气变得严厉,而朱棣也被革职,白初就明白,朱元璋一定是发现了什么。

    反正老头子都这么说了,那自己就和他们一起回去,在北平这一小块地方,朱权还真奈何不了张玉等人。

    屠戮并未持续多久,十五万明兵只用了两个回合,就能将二十七万的俘虏全部斩杀殆尽。

    “四哥,这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

    刀剑再锋利,时间一长,也会磨去锋芒,兵贵神速,一击必杀,不可恋战。

    “十七弟所言极是,当初我抗命,实在是迫不得已。

    朱元璋的第二道圣旨,让朱棣的帅帐内一片混乱。

    “十七弟,你可曾想过父皇的后事?

    朱权本以为朱棣会对自己说几句“保重”的话,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谈话,竟然是这么一个敏感的问题。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朱元璋能够晚一点察觉到北平城的异变。

    当一切尘埃落定,白初修为再增五十载。

    说到这里,他意味深长的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盯着朱权,想看看朱权是不是在装傻。

    军营之中,所有的士兵都是一脸的兴奋,欧吼声如雷。这一战,他们也累了,也该回家陪家人了。

    这可把宁王朱权吓了一跳,要知道,圣旨上写着,让他取代朱棣,执掌军队。

    抚顺远在千里之外,朱棣平时对北平之事并不关心,只是偶尔写信询问家中的情况。

    朱棣在信中,并没有提到起义的准备情况,因为太过敏感,朱棣也没有在信中写下任何细节,而现在,京城之中,父皇突然召见朱棣,而且语气还很不好,这让朱棣很是疑惑。

    而现在,他们却在他面前叫嚣着要造反,显然是将他当成了死人。

    “四哥,我明白你的意思。”

    “但我们身为藩王,有守护边疆的责任。咱们那个侄儿再不喜欢咱们,想必他也不会轻易动我们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