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偶遇李景隆(2 / 2)

加入书签

    一切都顺理成章,老和尚运筹帷幄,只是代价就是付出了两千五百条人命。

    做大事的人,从来都不会斤斤计较!

    老和尚默念了一声佛号,而后将目光看向南方,嘴中喃喃道:

    如今万事俱备,只差秋风。

    “王爷,您该回来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朱棣就醒了过来。

    从这一天开始,朱棣每天都要在京中执勤,虽然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朱棣也不敢违抗。

    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京营的军士们便让朱棣进入了军营,看来朱元璋早就让人通知了京城的军营。

    否则的话,别说是朱棣,就连朱允炆也不能擅闯京城大营。

    朱棣跟着一位将士,迅速的朝着京营的演武场走去。

    这是一座巨大的校场,朱棣也被这座校场上的士兵数量吓了一跳。

    这是一个占地极为广阔,无比庞大的校场,因为在这里聚集着整个大明最为精锐的士卒,原营丑军。京城大营是朱元璋聚集了大明最为精锐的士卒,纳入京城,拱卫京师。

    京城内外加起来周围边缘地区,足足有五十万精锐,隶属于五大军团管辖。

    朱棣看着这支庞大的军队,眼中闪过一丝恍惚。

    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横冲直撞,飞沙走石,气势如虹。

    朱棣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人生,征战沙场,所向披靡,而不是在泉林中虚度光阴。

    正当朱棣忆着往日辉煌的时候,朱棣的耳畔,却是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燕王,您来此,所为何事?“……”

    朱棣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仪容俊朗,气宇轩昂的青年,当真是翩翩佳公子,君子世无双,

    “景隆,你怎么在这里?”“……”

    朱棣惊呼一声,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个人,正是李景隆,在后世也是赫赫有名的靖难战神。

    不得不说,李景隆的容貌当真是俊美到了极点,任谁看了都会为之着迷。

    李景隆听了朱棣的问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开口道:

    在下乃曹国公,京营左都督,每日自然要来这里。

    你呢,皇上不是把你关起来了么?怎么会在这里?“……”

    朱棣和李景隆从小一起长大,李景隆的辈分虽然比朱棣要小一些,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感情。

    李景隆之父李文忠,曹国公,李文忠,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十三岁来投奔朱元璋,十九岁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屡建奇功。

    攻打城池之时,李文忠更是有先登之功。于是朱元璋非常器重自己的外甥李文忠,不但收养为义子,还在开国之初,就册封了李文忠为曹国公。

    朱元璋的第一人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李文忠,曹国公,统领天下兵马,由此可见,李文忠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李文忠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立下了大功,至徐达之后,辅佐朱元璋打下了半个天下。

    李文忠和朱元璋关系很好,李景隆从小就经常出入皇宫,久而久之,李景隆就和朱棣成为了至交好友。

    不过后来,朱棣去了北平,成为了燕王,李景隆也子承父业,继承了曹国公之位,成为了京营的左都督。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