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朕要兑现当初的诺言。”(2 / 2)

加入书签

    可在朱棣这里,就是这么果决,将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直接任命为礼部右侍郎,而且还全权负责登基大典。

    等到朱棣来到山下,仰头看向高高的山巅,登基大典的祭坛就在那里。

    “只有王爷拨乱反正,才能平息朝堂的动乱,迅速安定摆姓的民心。”

    解缙极有眼力见儿的再次出声逼迫道:

    “今日王爷若是不答应继承皇位,我解缙就一头撞死在这丹陛之正。”

    朱棣心情无比的激动,他等了这么多天,不就是为了今日?

    如今李景隆大军已经回京,并且在城外扎好营寨,一切隐患都已经铲除,朱棣也该登基成皇。

    “为了天下,为了大明的江山,也为大明亿万黎民,请王爷继承皇位。“

    “请王爷以大局为重,为天下万民为重。“

    想到这里,朱棣微微抬眸,眼神看向了宫外,仿佛能够看穿空间,看到白初脸上的笑容。

    朱棣微微一笑,而后说道:

    “众卿平身吧。”

    所有人都是不敢置信的看向殿上的解缙,不明白此人为何如此大胆。

    朱棣觉得,如果不是白初的护持,自己也许早就死在靖难的路上,哪有机会站在这里,接受朝臣的跪拜。

    要知道,以往这种盛事,都是由礼部尚书来负责,可是现在却让解缙来做,这已经说明了朱棣对解缙的器重。

    这一日,紫金山巅,一座巨大的高台被矗立在此。

    看着解缙满脸大义凛然的样子,朱棣心中十分欣慰,白初举荐的人,还真是好用。

    如今朱允炆虽然失踪了,但是还有几个儿子遗留世间。

    解缙闻言,顿时面露狂喜之色,果然是有付出就有回报。

    有些人心中不禁暗暗懊悔,当初自己就没有早点站出来,劝朱棣进位呢?

    若是自己第一个站出来,这首倡之功,不就是自己的了?哪里轮得到一个翰林编修头上?

    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

    朱棣看到眼前这一幕,眼神之中闪过欣喜。

    等到众人全都站起来之后,朱棣开口说道:

    “自今日起,任命解缙为礼部右侍郎,全权负责筹备的登基大典。”“三日之后举行仪式,不得有误!”

    朱棣看着众臣期盼的眼神,只能装作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

    “那好吧,本王就答应你们,继承皇位。“

    群臣当即也跟着山呼万岁起来,一时间,大殿之中,充斥着权利的味道。

    虽然朱允炆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是那也是朱元璋认可的皇帝,而他不在了,自然应该要由他的儿子继承皇位。

    但是朱棣的话音刚落,解缙就站了出来,说道:

    “王爷此言差矣,按照法理,您才是太祖高皇帝的嫡长子,这皇位本来就是您的。“

    当一队人马出现在众人面前之时,朱棣身穿龙袍,全身上下一片金黄。

    要知道解缙以前不过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可是经过这些年的打磨,如今居然变成了这般的圆滑。

    “微臣必然不负皇上所望!“

    经过这十几天的相处,百姓发现,朱棣来当这个皇帝其实也不错。

    而此时紫金山下已经是围满了百姓,他们都是激动的看着眼前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朱棣见朝臣这副模样,好似心中无比的纠结,思索良久之后,仿佛为了百姓,才下定决心道:

    “我自北平起兵,本意是为了肃清朝堂,不让皇帝被黄子澄等辈迷惑。”

    朱棣想到即将登上皇位,精神极为振奋。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跨上山上的台阶,反而是转身握住白初的手臂,目光坚毅的说道:

    “走,白先生,朕要兑现当初的诺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