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军(1 / 2)

加入书签

送走了北部五大区的公务员队伍后,安海镇迎来了水库农场的第一次大丰收。

    这些肥沃的土地在海岛鸟粪的滋养下,小麦亩产量直接飙升20%,达到了惊人的亩产180斤。

    再加上高产的土豆、玉米和红薯也是大丰收。

    此次的大丰收,极大缓解了安海镇管理层长久以来因粮食短缺造成的焦虑。

    一年三季收获,每次都能大丰收的话,也能为安海镇供养更多常驻人口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过一番磋商,最终把年率定在了5%之下。

    女子医护兵经常说什么这个研究,那个研究。

    等到明年就好了,他和英国军方的合同就到了执行期。

    第一笔,南华公司支付4万镑,购买8000支马蒂尼-亨利mkⅡ步枪及150万发子弹。

    至于弗雷尔总督如何向上报折损,那就是他的事了,这些在殖民地当官的英国佬对于捞钱都很在行。

    这支队伍的编制定在了800人,属于一个加强营,营长直接由石锦堂暂代。

    届时南华公司将免费获得一座大型兵工厂,不但能生产步枪还能生产子弹。

    这些军训学员大多担任了连、排级大副职位。

    不然第二次布尔战争,也不会造出2.2亿英镑的巨额军费。

    石锦堂又从安海镇选派了十多名思想过硬,对于他石总忠诚度高的军训学员去第三营担任中层副职。

    更可气的是,新兵夜间入睡,会频繁遭遇各种紧急集合演练。

    为了组建新军以及支援北部五大区建设,石锦堂特地发行了50万镑的十年期债券,年率4.9%。

    任何胆敢质疑拖延训练的人不管是谁一律清退出营。

    部队装备全部换成了马蒂尼-亨利步枪,并附带了30万发子弹。

    照此势头,全镇保持四五万人的常住人口,毫无压力。

    同时也是为以后的骑兵部队积蓄火种。

    不像清国花了大价钱得到的还是残次品,二手货。

    田亮对此十分拥护,并且主动调整第三营的士官排名。

    这个价钱可谓是溢价颇多,多出的部分自然归入了弗雷尔总督的口袋。

    先遣第三营积极训练的同时,石锦堂在兰德农场周围开始建造堡垒和围墙。

    另外新兵还要学习数学知识,几何代数都枯燥的让人抓狂。

    如此刚开始建立新兵集训的1200人,很快掉到了1000人,900人,直至800人。

    先遣二营经常能看到几个愣头兵,为了争抢给医护兵献殷勤的机会而打架。

    经过友好协商,双方谈成了2笔交易。

    50万镑到账的那天,石锦堂就奔赴开普敦。

    如此一来,帮助南华公司运送移民的商人中欧洲人就占了3席,华人李金龙仍是独苗。

    年利率之所以提高了,是因为伦敦的资本家们集体看衰南华公司的前景。

    路易斯.博塔自然不信,但是又无法阻拦,只得怅然归去。

    第二笔交易自然是买地了,石锦堂花了2.6万镑,又在兰德盆地买了3万英亩土地。

    石锦堂自然乐意看到这个结果,不过在英国人思考期间,他通过塞西尔.罗德斯又结识了几个长途跑商的英国人和荷兰人。

    另外从弗雷尔总督这里买货优势有二,一是可以实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二是质量能够得以保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