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三线建设(2 / 2)

加入书签

    这次的碰头会就是要让地方大员和中枢的方面大员一起商量下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升级方案。

    这次碰头会开过之后,后面就会变成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

    用来协调各方面的人,钱,物资等方面因素。

    反正就是按照石老板的意见尽快尽速的搞好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

    ……

    经过几天的准备,石锦堂在安海镇会议中心召开了“加大加快内陆中心城市建设”的首次碰头会。

    参与会议的公司要员分别是:交通运输局詹姆.李斯特、移民局福桐、财金口珊莎.布鲁斯、建设口蔡锦章、商业口史锦庸。

    地方大员分别是:铜城大区区长唐燕、中原大区区长邓世聪、马塔贝莱兰行政公署专员程大业、东津大区及福鳄大区代区长陆永泉。

    这里面的几位方面大员,邓世聪今年25岁,相貌方正,做事踏实,且有理工科背景,是个不错的苗子。

    之前担任过沙埔大区和南喀拉大区区长职务,他把两个大区治理的还算不错。

    但是两个大区的自然底蕴太差,发挥不了他的专长,所以把他安排到了中原大区的区长位置上。

    之前的区长调任移民局,跟老上司福桐搭班去了。

    陆永泉则是因为东津大区太过贫瘠,而福鳄区移民较多,田亮挂名区长但是不怎么在地方,是以就把福鳄大区的担子放在陆永泉身上了。

    从过去一年多的施政情况来看,他干得还不错。

    “开展内陆中心城市建设,是为了促进内陆经济发展,以及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大事。

    是以公司打算首批推进5个城市建设的发展,分别是:铜城大区的梅埠市(今纳国楚梅布)、中原大区的温泉城(纳国首都温得和克);

    福鳄大区的哈城(今博茨瓦纳首都哈罗博内)以及马塔贝莱兰王国的布拉瓦约(今津巴布韦布拉瓦约)和建业城(今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

    听完石老板的话,几位地方长官的脸上都有了笑意。

    公司推进这五个中心城市的发展,意味着财政上的支持和各种物资的倾斜。

    “梅埠市和温泉城是公司成立之初,就投入众多资源开发建设的大型定居点,这几年的建设也是最好的,而且还通了火车。

    这对伱们来两个大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动力,我希望你们两个大区做好境内中心城市升级改造的规划,尽量提升城市容量以及城市建设水平,为其他大区做好榜样。”

    铜城大区唐燕和中原大区邓世聪齐声点头:“好的,石总。”

    这两位高兴只是暂时的,因为这两个城市缺乏发展的关键因素-水。

    建设这两个中心城市,主要是为了提振一下纳米布地区的经济发展。

    他真正要下大力气建设的,是马塔贝莱兰行政公署内的两个大城市。

    一是这两个城市的水资源充足,二是马塔贝莱兰王国水土齐备,矿产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也足够。

    石锦堂看向陆永泉,“哈城将会承接一些化学和军工产业的落地,你们大区要做的就是做好辅助工作,让新的产业能够顺利发展。”

    陆永泉点头道:“石总放心,我们福鳄大区一定不会误了公司的发展大计。”

    哈城的条件不算很好,因为它的地理位置距离开普殖民地太近了,但是为了能够利用前期的区位因素,也只有先凑合了。

    石锦堂最后看向程大业,“布拉瓦约的老城狭窄逼仄,不适合长期发展,是以我决定废弃老城。

    重新规划新城,再加上建业城也是新建城市,两个城市加起来,工作量比较大你要有心理准备。

    但是这也有个好处,那就是一张白纸好作画。”

    程大业点头道:“石总放心,我一定会做好规划,绝不拖公司后腿。”

    地方大员表过态了,石锦堂又看向几位方面大员。

    福桐率先表态,“我们移民局会做好向中心城市转移移民工作的,请石总放心。”

    福桐开口了,詹姆.李斯特、珊莎.布鲁斯以及蔡锦章也跟着表态。

    石锦堂点点头,“以后这个联席会议就交给蔡锦章主持,你们大家相互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都不能松懈,我希望在三年内能够见到成效。”

    “是,请石总放心。”

    石锦堂点了点头,对着福桐道:“福局长,你跟我来一下。”

    ps:书友贡献的名字,石昊到了。

      求订阅,月票,推荐票,收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