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国务会议人口(2 / 2)

加入书签

    9点钟,石委员长连同欧阳庚、蔡绍基以及史锦庸等人缓步进入会议大厅。

    在场的内阁公务员纷纷起立对着到场的四大巨头鼓掌欢迎,石锦堂委员长面带微笑来到他的高位端坐,然后欧阳庚总理、蔡绍基秘书长以及史锦庸副总理依次落座。

    欧阳庚回头对着石锦堂点头致意后,宣布国务会议正式开始。

    “我宣布南华自治领1908~1913年度中期计划国务会议开幕。”

    “哗啦~~~”

    掌声过后,欧阳庚继续宣布,“下面第一项,请人资部福桐部长介绍过去五年来南华的移民以及国内人口总数情况。”

    福桐起身先对着石委员长颔首致意,然后才走到会议大厅中央的发言台开始发言。

    因为条件变好了,是以福桐这次的演讲特地做了柱状图帮助理解。

    人资部的工作人员,在会议厅的墙壁上挂上了一个大幅的人口总数柱状图。

    截止1913年6月,本土的人口数量总和3197.2万人。

    其中华人2559.6万,朝鲜裔133.1万人,东瀛裔99.8万人,德国裔92.7万人,沙俄裔89.1万人.

    英裔63万人,布尔裔(含葡裔)63.5万人,东南亚各族裔62.3万人,意大利裔28.1万人,阿拉伯裔10万人。”

    与会人员在柱状图上很容易看清楚了各个族裔的人口构成。

    福桐继续发言:“在这里,我要再次向医药部的同事们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辛苦付出,我们部门不会这样圆满达成内阁设立的目标。”

    医药卫生部部长夏怡笑着摆手,“福部长您客气了,大家都是为了南华。”

    办事员手脚麻利的更换地图,这次是各地区人口分布图。

    “说完了人口构成后,我再来说说国内的各个地区的人员分布情况。

    纳米布地区是南华最早开拓的地盘,是以前期的移民大都安置在这个地区,如今纳米布地区总人口为113.6万人,主要分布在北部靠近西非行署和隆达行署的地域内。

    橘林地区是第二个被南华掌控的地区,这边的水土条件比纳米布地区好。

    虽然面积只有纳米布地区的几分之一,但是人口稠密度远超纳米布地区。

    橘林地区的人口总量是268.8万人。

    至于贝专纳地区,荒漠较多,水源也根据季节出现变化,是以这个地区只有38.1万人,大多是放牧的牧民。

    马塔贝莱兰地区是南华最为精华人口也最稠密的地区,这块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再加上我们有DDT这种特效杀虫剂。

    是以人口安置充足,总人口898.1万人,是我们治下地区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接下来就是人口第二稠密的是德兰士瓦地区,我们入主之后对这个地区运送了大量移民填充,人口数量也很快提升起来了。

    总人口数量567.1万人,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填充这个地区,为以后的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奥兰治地区的水土条件也十分优越,但人口填充力度小一些,只有429.9万人。

    东非地区虽然只是新近做的行政细分,人口填充一直没有放松,如今有438.3万人。

    纳塔尔地区和开普地区,都是刚刚行政西分没多久的地区,这两个地方的总人口345.6万人。

    至于隆达行署地区的人口一直徘徊在109万人左右,西非行署76.8万人。

    马达加斯加运送的移民数如今已经达到了150.2万人,再加上原住民的112万人,马岛总人口262.2万人。

    马岛土著人口中的的黑人移民,大都被迁移到了东印度行署,一些混血土著我们打算继续迁移,直到彻底肃清为止。

    日后各海外领地的人口将会大幅增加。”(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