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凡尔赛条约》(2 / 2)

加入书签

    这样一来,南华也算是满载而归了。

    只是这些舰艇锈蚀,进水严重,想要开走还得进行一番整修。

    这些舰船入役使用不太容易,毕竟南华的后勤和这些德国舰船不匹配,除了击沉外,还可以卖给南美的一些国家。

    比如智利、巴西之类的,他们都曾是德系军舰的忠实用户。

    ……

    另外南华的一些军舰也到了淘汰的阶段,新赛季即将开始,未来的舰船革命也到了关键时期。

    根据美英两国的意思,未来各大海军强国要召开一次海军限额会议。

    英国还提出:要在世界范畴内禁止把潜艇作为战争武器,这个提议遭到了南华和法国的反对而未能实行。

    另外美国通过这次大战也看清楚了,未来的欧洲基本上没有能够阻挡他们崛起的海军强国了,毕竟英法意这三国的战争债务都要还许多年。

    而太平洋上的东瀛逐渐引发了美国的敌视,因为两国都要把太平洋当做未来海军的扩展空间。

    东瀛扩大了,美国海军的空间就小了。

    而南华的海军目前阶段仍旧集中在印度洋,大西洋还没有威胁到美国。

    毕竟欧洲的英法都不可能让南华扩张到欧洲核心势力范围内,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已经是南华扩张的极限了。

    ……

    《凡尔赛条约》主要是针对德国的削弱方案,但是这份条约引发了欧美各界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

    首要的是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

    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

    他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重,《凡尔赛和约》强加给德国的赔款负担将毁灭德国经济。

    但是实际上,德国仅仅经过十多年,就恢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同时还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因为英国不主张对德国削弱太厉害,因此凯恩斯有为英国国家战略服务,而故意诱导公众的嫌疑。

    ……

    法国普遍的意见是和约对德国的惩罚太轻,不足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特别是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导致东欧碎片化,没有强大的邻国制衡德国,因而是愚蠢的。

    法军元帅斐迪南.福煦直言不讳的批评《凡尔赛和约》是对德国的“投降”,和对法国的“叛卖”。

    他预言“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停战”。

    事实证明这件事被福煦元帅言中了,不得不说这个老将还是挺有战略眼光的。

    但是军人无法左右政治家的思想,而且政治家想的往往比军人更加复杂和全面。

    ……

    美国人更是失望透顶,败兴而归。

    美国国内的政客和民众都对威尔逊总统十分失望,觉得美国付出那么多,不但没能把美国的声音传遍世界,还遭到了英法两国首脑的玩弄和羞辱。

    就连威尔逊本人也觉得,这次的巴黎和会是他从政生涯的一次巨大失败。

    他曾痛苦地对历史学家威廉.E.多德说:“我还能做什么?我是在十分困难的境地谈判。

    人们认为我能控制一切,我多么希望我有这样的力量。”

    ……

    不管各方有什么意见,对于南华来说都无所谓了。

    石锦堂已经没有了再呆这里的兴趣,未来不管如何英法意如何裁决,都没他南华什么事了。

    接下来他该返回国内操办登基大事了,这一刻他等候的太久!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