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位面之子VS穿越者(大章)(2 / 2)

加入书签

    他书写《史记》的目的,是希翼帝王仁政爱民,以德治国,推举贤才。

    是想让帝王明白国家绝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万民的天下,想要长治久安,就要仁政爱民。

    他在《史记》中为帝王提供了很多的定国安邦之策。

    可如今看来,他著书《史记》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帝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定国安邦之策。

    看了之前的视频,他已经知道华夏历史上有众多的王朝。

    大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隋朝,大唐,北宋,南宋,元朝,大明,清朝。

    历史上经历这么多的王朝,可想而知在王朝交替时期,百姓的生活有多么悲惨。

    要是有帝王可以做到仁政爱民,以德治国,推举贤才,何至于出现这么多王朝。

    理想终归是理想,要是可以轻易实现,也就不叫理想了。

    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理想可以由后人实现,天下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新朝。

    王莽脸色阴沉的盯着天幕,刘秀两个字令他格外刺眼。

    这就是覆灭他新朝的罪魁祸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

    之前他就已经知道自己建立的新朝最终被东汉所取代,为此一直郁郁寡欢,闷闷不乐。

    现在总算知道是谁干的。

    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如此明显的信息,想要找到刘秀就容易了。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只要干掉刘秀应该就可以改变历史。

    想到这里,王莽也不耽误时间,迫不及待的派人去捉拿刘秀,死活不论。

    看到大将军领命离开,他这才松了口气。

    如今天下还在他的手里,想要对付刘秀轻而易举,绝不可能再出现原先历史那样的遗憾。

    他就不信以举国之力,还不能把刘秀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他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后世人说他是穿越者,这个依据从何而来?

    他思索半天也没有头绪,索性也就不多想了。

    他是不是穿越者,自己还能不知道吗。

    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当代人,哪里是后世人所说穿越而来的。

    他猜测,可能是他做过什么事,让后世人误以为他是穿越者吧!

    不过相比于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叛贼刘秀的身份更令他忧心。

    什么大魔导师,陨石之主,位面之子,上天宠儿等等,听得他心惊胆颤的。

    大魔导师和位面之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陨石之主和上天宠儿,他还是明白的。

    同时,他注意到后世人所说的一条信息。

    公元23年,昆阳之战,夜有流星坠营中。

    他的大军和反贼刘秀的大军在昆阳交战,最终天降流星砸死了他的大军。

    应该就是因为发生这件事,后世人才会称刘秀为陨石之主和上天宠儿。

    这么一听,确实很不可思议,上天仿佛在帮助反贼刘秀一般,让反贼轻而易举就赢得战场胜利。

    难不成反贼刘秀真的是上天的宠儿?

    要不然怎么好巧不巧,陨石砸向他的大军呢。

    想到这一点,他心中充满担忧,这个刘秀要真是上天宠儿的话,那估计刚才派去抓捕的大军将无功而返。

    不过不管反贼刘秀是不是上天宠儿,他也不可能束手就擒的。

    即便反贼刘秀真的是位面之子,他也要斗一斗,不会轻易认输。

    想一想当前的局势,王莽心情沉重,深深叹了口气。

    边境的异族蠢蠢欲动,大有掀起战争的趋势。

    国内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很多百姓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甚至全国不少地方小规模的造反时有发生,让他头疼不已,疲于应对。

    最令他忧心的是新政推行遇到极大的阻力,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为了解决百姓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的局面,他颁布新的政令,那就是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然后重新分配给百姓,并且禁止土地买卖。

    这样就可以解决目前的局面,让百姓有地种,能够稳定下来安居乐业。

    可这项政令却遭到所有士族的反对,并且抵抗之风愈演愈烈,国内渐渐有大乱的迹象。

    原本国内国外的局势就已经够让他头疼的,现在又来一个疑似上天宠儿的反贼刘秀。

    难不成天要亡他?

    王莽重新审视了一下目前的局面,想要破局唯有从新政入手。

    目前看来,新政的确是有问题的,必须加以调整。

    否则要是继续推行,恐怕就要和原先的历史轨迹一样,引起天下大乱,然后他的新朝被反贼刘秀所取代。

    东汉。

    刘秀看到后世人对他的调侃,不禁一阵苦笑。

    天降陨石的事迹越传越离谱,居然让后世人以为他是什么位面之子。

    拜托,他真的不是什么位面之子,他不过是运气好一些罢了。

    当初和王莽大军在昆阳决战,看到天降陨石砸向王莽大军,他那时也很懵逼的,好吧!

    他也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巧,天上的陨石不偏不倚刚刚好砸死了王莽大军。

    可能是王莽的新政导致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惹得天怒人怨,上天看不下去才降下陨石消灭他的大军。

    嗯,没错,就是这样的,和他是什么位面之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过后世人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不知怎么的,听到这句话,还让他怪不好意思的。

    后世人太抬举他了,他哪里受得起如此美誉。

    虽说他自认为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但距离史上最完美的皇帝还有很大的差距。

    不说东汉之后的朝代,光是西汉的文皇帝刘恒,就不是他可以相提并论的。

    文皇帝刘恒开创文景之治,让大汉的国力空前强大。

    而他只是刚刚建国而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他对此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不会比其他皇帝差多少,可以当好一个皇帝,让天下的臣民安居乐业。

    既然后世人称赞他是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即便有些夸大其词,但也足以说明他这个皇帝干得很不错。

    想到这里,他对自己以后的执政信心十足。

    但后世人的另外一句话让他心有戚戚然。

    “刘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为东汉灭亡埋下了伏笔。”

    这句话得出的信息让他悚然一惊。

    他要是没记错,东汉只经历了195年。

    因为他的决策不当,才导致东汉的最终灭亡?

    后世人把东汉灭亡的原因归咎于他和士族共治天下,这多少让他有些不能接受。

    王莽的新朝之所以惹得天怒人怨,最终被推翻,就是因为王莽的新政触犯了士族的根本利益。

    而他之所以可以组织大军打败王莽建立东汉,也多亏了天下士族支持他。

    难不成他刚刚得了天下,就要对那些帮助他夺天下的士族下狠手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要真是如此,那天下必然再次陷入混乱。

    所以后世人把东汉灭亡的原因怪罪于他,他是不承认的。

    东汉延续了近200年,他只能管好自己的时代,干涉不到后代子孙。

    东汉灭亡只能怪罪后代子孙不争气。

    丢了江山,怨不得别人,更怪不到他头上。

      大家反映弹幕太多了,作者君已经收到,后面会减少弹幕的比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