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富国之法(2 / 2)

加入书签

    “而且宋军与西夏辽国等对外战争中,往往也败多胜少,每年被迫赔款大量金银财宝,导致朝廷财政更加困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北宋积贫积弱的情况越发严重。”

    宋神宗赵顼目光复杂,正是因为大宋王朝积贫积弱,他才会如此坚定的支持王安石变法图强。

    他刚登基时,希望有所作为,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现状,最终决定用王安石辅佐自己实现强兵富国的理想。

    但遗憾的是,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

    不过现在转机来了,他希望可以从主播口中听到变法失败的原因,这样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王安石变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经济方面,军事方面,用人方面,主播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经济方面的变法有六点,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

    “青苗法:当时北宋民间借贷利息很高,青苗法抑制了高利贷盛行,在灾荒年间或青黄不接时由朝廷出资低息借贷给农民,缓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

    “免役法:变法之前服差役是按户轮流,变法之后由朝廷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或是官僚地主交纳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以免差役。”

    “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该法颁布后严厉打击了豪强地主隐匿财产偷税漏税的行为,另外也缓解了部分地区地贫而税重的情况。”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费用由当地住户按贫富等级高下出资兴修水利,也可向州县官府低息贷款。”

    “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该法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为维护物价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均输法:要求负责采买各地物产将产品运回都城的发运使,要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如此既可以节约朝廷开支成本,又可以防止大商人从中哄抬物价。”

    王安石脸色颇为得意,这些富国之法是他根据大宋目前的困境提出来的,只要全力贯彻落实,必然可以让大宋富裕,使国库充盈。

    可随即他表情有些失落,不明白这么好的富国之法怎么就失败了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也想不通。

    李世民:从表面上来说,这六点措施确实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但这是在全面落实的情况下。

    他为了使大唐国富民强,也相继颁布了一些政策,深知这其中的弯弯道道。

    一个政策制定得再好,要是没有落实到位,那也是没用的。

    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结局就可以看出来,肯定有人阳奉阴违,执行不力,没有让变法落实到位,这才使得变法半途而废。

    王安石的六点富国之法虽好,但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损害了很多地主豪强的利益。

    要是没有铁腕手段强力执行,恐怕会遭到很多地主豪强联合反对。

    他猜测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肯定就有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