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无罪释放(2 / 2)

加入书签

    “从经济方面分析,大唐初期实行均田制,给官员和百姓都分了土地,极大的推动了唐朝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到了唐玄宗时期,随着全国可耕荒地的减少,均田制逐渐被破坏,贵族、官僚、富商等兼并土地的现象愈发严重。”

    “与此同时,百姓赋税沉重,天宝时期农民需要缴纳繁重的税赋,导致逃户激增,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逃税和活命四处逃散,据记载天宝时期的逃户总数超过五百万。”

    “安史之乱爆发后,这些失去土地的逃户纷纷加入叛乱,导致战乱一直持续七年之久。”

    看到五百万的逃户,李隆基倒吸一口冷气,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这怎么可能呢?他的开元盛世一片繁荣的景象,怎么会有这么多无家可归的人呢?

    他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

    他的盛世大唐万国来朝,繁荣昌盛,不可能有逃户,更不可能有五百万之多。

    他身处繁华的长安城,从未见过这么多逃户,也从未听说过这么多逃户。

    突然,他愣了一下,随即想通了,全都明白了。

    不用说,肯定是李林甫粉饰太平,从不和他说逃户的事,让他误以为大唐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

    现在一切都搞清楚了,安史之乱历时七年也说得通了。

    他之前还一直震惊于七年之久,安禄山手上的叛军不可能打七年。

    原来如此,五百万逃户的话,一切都说得通了。

    他深深的懊恼与自责,自己身为大唐的皇帝,居然被奸相蒙蔽双眼,看不到底层老百姓的疾苦。

    五百万逃户的产生,可想而知失去土地的老百姓数量有多么庞大。

    他深吸一口气,深知大唐的根基已经动摇,已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

    太宗说过,皇帝是舟,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五百万没有土地的逃户就是洪水猛兽,要是再不及时解决,这些洪水猛兽就会将他覆灭。

    即便是没有安史之乱,不妥善处理五百万逃户的问题,大唐迟早也会陷入战乱。

    至于如何解决这五百万逃户的土地问题,还需要他好好考虑一下。

    土地问题是最难解决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像一个稳妥的办法。

    那些失去土地的逃户眼神暗淡无光,他们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他们原本有安稳的生活,可朝廷的赋税一天比一天沉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再加上收成不好,粮食减产,他们不得不出卖唯一的土地。

    可即便是他们没有了土地,各种繁重的赋税还在不断增加。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逃离家园,四海为家。

    现在他们什么也没有,没有土地,也没有家,不知道哪一天就饿死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希望就在当今陛下身上,希望陛下可以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也相信陛下看到他们的遭遇后,会给他们一条生路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