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二圣临朝(2 / 2)

加入书签

    她一介弱女子,为了处理好一桩桩的政事,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

    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大唐江山能够稳固吗?

    可结果呢,她夙兴夜寐的处理好所有的政事,可高宗却想要废了她的后位,她当时别提有多寒心了。

    她那个时候可从未有过大逆不道的想法,只是一心一意的想要帮助高宗皇帝处理好朝政。

    可她的一片赤胆忠心,换来的却是高宗皇帝的过河拆桥。

    不过好在她拿捏住了高宗皇帝,最终得以实现二圣临朝。

    “665年,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劝其封禅泰山。”

    “按照惯例,封禅应该由皇帝首先献祭,然后是公卿。”

    “但武则天认为封禅是祭地的仪式,应该由太后配享,以显示对后土的敬意。”

    “因此,她自愿充当亚献,以孝敬太后,李治答应了她的请求。”

    “同年十月,李治率领文武百官和随从,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武则天则率内外命妇随行。”

    主播讲到这里,各朝古人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之前天幕就播放过泰山封禅的六位皇帝,其中一位皇帝说的就是唐高宗李治。

    当时视频也有提到武则天陪李治一起去泰山封禅,那时大家还好奇怎么一个女人可以参加祭天仪式。

    现在大家搞清楚了,原来武则天是打着孝敬太后的名义去的,也难怪李治会同意。

    “666年,武则天给百官加官进爵收买人心,使百官对她感激不尽。”

    “同年五月,魏国夫人受到李治的宠爱,引起了武则天的憎恶。”

    “当李治考虑让魏国夫人担任宫廷女官时,武则天担心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决定除掉魏国夫人。”

    “与此同时,小时候对武则天不好的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回到长安,进献食物给李治。”

    “武则天趁机将毒药放入肉酱中,让魏国夫人吃下后突然死亡。”

    “为了掩盖真相,武则天将罪名归咎于武惟良和武怀运,并将他们处死。”

    赵匡胤:要不说武则天可以当上皇帝,连自己的亲外甥女都可以说杀就杀,而且还要借机处死自己的两个堂兄。

    不仅是赵匡胤如此感慨,就是各朝其他古人也是暗暗咋舌。

    一个女人狠起来,完全可以六亲不认,连亲戚族人都要痛下杀手。

    这果真应了那句话,欲成大事者,心狠手辣是基操,在武则天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武则天:朕也不想如此,可没办法,谁让他们非要和朕作对,那朕只能成全他们,送他们一起去见佛祖。

    外甥女有她做靠山,本来有大好的前途,可非要作死,跑来抢她的男人,最终毒发而死,只能说活该,怨不了任何人。

    她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怎么可能允许别人威胁她的地位呢!

    “673年,李治病情加重,武则天趁机接管更多的权力。”

    “674年,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十二月,武则天上建言十二事,被李治悉数采纳,下诏颁布施行。”

    “武则天在执政期间,其宗教政策以尊崇佛教为主。”

    “675年,李治所患的风疾愈加严重,无法听政,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因宰相郝处俊劝谏,这才暂时搁置。”

    “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称为北门学士,大量修书,时常秘密让这些文人学士参与朝廷政事,以此来削减宰相的权力。”

    到了这里,各朝古人基本上就知道武则天彻底掌控了政权。

    没有办法,李治的疾病越来越重,这给了武则天独揽大权绝佳的契机。

    不过大家在感慨武则天独揽政权的同时,也为宰相郝处俊感到担忧。

    按照之前的例子,任何得罪武则天的大臣都没有好下场,这个宰相郝处俊最后的结局恐怕也不好。

    武则天现在回想起来,都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当皇帝的想法。

    但她知道一点,在二圣临朝时期,她深深迷恋上了权力的滋味。

    那种坐在朝堂上君临天下,可以主宰别人命运的感觉,她一辈子都忘不了。

    或许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在心中无意识的种下了一颗当女皇的种子。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