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改朝换代(2 / 2)

加入书签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现在可倒好,这个不肖子孙守都不守,直接要送人。

    他现在有点理解武则天为什么要抢夺儿子的皇位,碰上这么个窝囊废,还不如直接自己来干。

    李世民:@李治,你是怎么教儿子的,就教出来这么个玩意儿?

    李世民:@李显,还有你这个混账东西,朕辛辛苦苦打下江山,伱就要送人?

    李治:@李世民,父皇,儿臣管教不严,还请恕罪,儿臣也不知道显儿这么糊涂。

    李显:@李世民,@李治,皇爷爷,父皇,我这是说的气话,这都是宰相裴炎的错,请皇爷爷和父皇,我肯定不会把江山给岳父的。

    嬴政:确实,把大唐江山给母亲总比给岳父好得多。

    李世民:……

    李治:……

    李显:……

    武则天看到先皇争论不休,没有理会,只是心中感慨不已。

    并非她要抢儿子的皇位,实在是儿子不争气,她也是无奈之举。

    祖宗打下来的大唐江山不容易,既然李唐子孙守不住,就让她这个李家儿媳妇来守吧!

    但凡儿子争点气,她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

    “685年,武则天发布命令,不再需要派人守卫朝堂的登闻鼓,只要有人击鼓,御史就可以接受诉状并上报。”

    “五月,武则天颁布诏令,允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以求被任用。”

    “686年,武则天下诏把政权交还皇帝李旦,但李旦知道母亲并非真心想要交还政权。”

    “于是李旦上疏辞让,请求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代行皇帝职权。”

    “武则天为了广开言路,在洛阳宫城前摆放铜盒子,用来随时接纳天下人的自荐、检举、伸冤,这一举动对稳定当时的朝政起了重大作用。”

    “武则天为监察宗室与大臣,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

    “凡是告密之人,大臣不得私自审讯,朝廷都会向其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

    “告密者无论身份贵贱,即使是农夫,武则天都会亲自接见。”

    “如果告密内容符合旨意,就会得到特殊提拔,破格升官。”

    “即使告密内容并非事实,也不会受到惩罚,因此四方告密者纷纷涌现。”

    “很多人通过告密被授予官职,整个社会形成了酷吏政治。”

    “被告者一旦被抓进监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监狱的人极少。”

    “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

    “于是朝中大臣人人自危,见面也不敢多说话,每次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诀别。”

    各朝古人看得明白,武则天做这么多动作,都是在为了改朝换代做准备。

    虽然武则天已经独揽大权,但想要以一个女人的身份登临皇位,遇到的阻力必然很大。

    想要成功实现终极一跃,那就必须控制整个朝堂,把反对自己的大臣全部踢出朝堂,如此一来就没有人可以阻止称帝。

    而告密之风无疑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点,酷吏的凶残让所有大臣都不敢反对武则天,甚至于私下讨论都不敢。

    身处这个时期的朝堂官员可谓是苦不堪言,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过活,生怕说错了哪句话被酷吏抓去监狱严刑拷打。

    太后的野心昭然若知,全天下臣民都知道太后想要废了儿皇帝,自己登基称帝。

    除了一些敢于直言的大臣,绝大多数大臣都已经妥协,任由太后改朝换代。

    没有办法,太后权力滔天,远不是他们可以对付的。

    而且还有一点,反正武则天称帝后最后会还政于唐,他们也没有必要强行阻止。

    “688年,武则天谋夺李唐江山的野心昭然若知,引起唐朝宗室诸王不安,纷纷起兵对抗。”

    “琅邪王李冲和越王李贞起兵讨伐武则天,但很快被武则天镇压,受此牵连的十位李姓诸王被处死。”

    “侄子武承嗣派人在一块白色石头上凿出‘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字,作为祥瑞献给武则天,由此拉开了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序幕。”

    “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率领一万多人,拆毁乾元殿,建造明堂,称为万象神宫。”

    “690年,僧人法明编撰《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

    “官民、宗戚、异族首领、和尚、道士向武则天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的要求,李旦请赐姓武氏。”

    “武则天废黜唐朝,建立周朝,大赦天下,将都城迁至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尊称自己为圣神皇帝。”

    李世民脸色很难看,倒不是因为武则天改朝换代,毕竟很早就知道了这一点,早已经心平气和的接受了。

    让他愤恨的一点是李唐子孙被武则天大肆诛杀,还没有登上皇位就诛杀了十位李家子孙。

    可想而知武则天登上皇位后,为了政权的稳固,肯定大肆株连李家子孙,很可能被武则天杀了个精光。

    一想到他那么多的子孙被武则天诛杀,他不禁一阵痛心,心都在隐隐抽搐。

    李治:男宠薛怀义?哼!

    他一脸气愤,媚娘还没有当上皇帝就有男宠,这要是当了皇帝,还不得大开男宠版的三宫六院。

    媚娘当了皇帝,他倒没有那么生气,可找男宠给他戴绿帽子,可着实把他气得不轻。

    要知道主播所说的,全天下臣民都看得到,这让他的脸面往哪里放?

    李治:@武则天,就一个?没多找两个?

    感受到李治的阴阳怪气,武则天老脸有些挂不住,像是做了亏心事似的,硬是默默不语不回应。

    各朝古人看到武则天扫清一切障碍,最终登临皇位,一个个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一个女人,从才人做起,到皇后,再到太后,最终成为皇帝,这一路的经历当真是传奇,让无数人钦佩。

    尽管很多读书人不认同武则天一介女子登临皇位,但不得不佩服武则天的能力。

    能以女子身份夺取皇位的,纵观整个历史,也就只有武则天独一份。

    大汉吕后听着武则天一步步登临皇位的过程,心中钦佩不已。

    这让她不禁若有所思,说不定等刘邦去世后,凭借着她的权势和手段,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