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李唐皇家的著名传统(2 / 2)

加入书签

    现在的她,最关心的还是后人如何看待她登基称帝的行为,是支持还是诋毁,又或者是毫不在意。

    武则天:主播,朕想知道后人的评价是怎样的?

    “关于女皇陛下的这个问题,各个时代的人评价都有所不同,有赞扬的,也有批评的。”

    “就比如号称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卢照邻就评价武则天居中行正,具备谦和的品质,且在教育和行政上都表现出了公正和明智。”

    “再有唐代文学家沈既济认为武则天统治天下二十多年期间,无论是公卿还是百官,没有一个不以文学才华著称的,这种风气逐渐形成并广泛传播。”

    “唐朝文学家的崔融认为武则天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认为武则天具有超乎常人的英才远略,高度评价了她的历史功绩。”

    对于卢照邻和沈既济对武则天大加赞美,唐朝之后的古人还不觉得有什么。

    可崔融的评价如此之高,大家只觉得崔融是一个马屁精。

    这个崔融可是武则天称帝时期的文章四友之一,就在武则天的朝堂任职,舔着脸把武则天夸到天上去了,一点读书人的尊严都不要了。

    “五代时期的政治家刘昫在《旧唐书》里写到,武则天是一位拥有出色才能的女性,她施展权术、纲纪严明,制定了一系列政治、法律和军事改革,使唐朝政治得到了较为长期的稳定。”

    “刘昫认为武则天在治理国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对武则天的评价是多维度的,既有赞扬,也有批评。”

    “刘昫也指出了武则天的一些问题,就比如过于专横和专制,削弱了地方政治力量和社交自由。”

    刘昫:我编撰史书力求公正严明,好的一面要写,不好的一面也要写下来。

    他对武则天的看法总体上是正面的,除了主播提到的优缺点,其实还有一些。

    就比如武则天崇尚节俭,爱民如子,大力支持农业生产,降低赋税,加强民生建设,使河西区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大规模的恢复。

    这是武则天执政期间做出的成就,这是无论如何也抹杀不了的。

    当然了,除了积极正面的,还有一些主播没有提到的负面评价。

    就比如武则天设立特务机构对政治异见者及其家人的监视和迫害,使得唐朝社会普遍感到压抑和沮丧。

    武则天脸色颇为平静,对于刘昫编撰的《旧唐书》也比较认可。

    关于对她的赞美和批评,都比较公允,没有一味的抹黑,这就足够了。

    “北宋的赵匡胤也肯定了武则天的治国才能,对武则天的总体评价是非常正面的。”

    赵匡胤:主播这点说的没错,武则天虽然滥用刑罚,但她能够重用狄仁杰这样的能臣,也足以看出她善于治国。

    “北宋政治家欧阳修认为武则天篡夺君位是一项严重的罪行,但是欧阳修并没有完全抹去武则天的功绩。”

    欧阳修:我编撰的《新唐书》将武则天列入了本纪,也是收到司马迁所写《高后纪》的影响。

    在他看来,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例子,如司马迁所写的《高后纪》,吕氏篡汉虽然不是合法的统治者,但他们执掌国家政权后,并没有受到彻底否定。

    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对武则天也没有一味抹黑。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高度赞扬武则天善用人才,狄仁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司马光:武则天滥用权力收买人心,但不得不说她确实很有能力,让天下的英杰贤才全都为她所用,这一点还是值得称赞的。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多次贬责武则天,大骂武则天是为祸大唐的毒瘤。”

    朱熹:本就是这样,老夫也没有胡说八道,武则天趁着大唐衰弱,趁机篡夺大唐江山,任用酷吏大兴冤狱,为了扫清称帝障碍,大肆诛杀李唐宗室,这一桩桩一件件,不是毒瘤是什么?

    “南宋官员胡致堂还给武则天罗列了九大罪状,认为武则天造成的祸乱亘古未有,但是他也没有全面否定武则天,对武则天的任贤和才干仍作了肯定。”

    武则天不禁冷笑连连,她何德何能,以至于后人给她编排这么多罪状。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北宋和南宋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

    北宋的以正面评价居多,比如赵匡胤,欧阳修,司马光。

    可到了南宋,对她的评价以抹黑为主。

    比如朱熹骂她是大唐的毒瘤,这个胡致堂骂她造成亘古未有的祸乱。

    对于南宋众人对她的评价,她不屑一顾,丝毫不在意。

    她要是没有记错,南宋就是那个被外族打得偏安一隅的窝囊朝代。

    如此屈辱的南宋,她都不带正眼瞧的,南宋的人更加没有资格评价她。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极力贬低武则天,他认为,即使在史书中,也很难找到比武则天更为邪恶的人物。”

    胡应麟:我翻遍数千年的史书,找不到一个比武则天还邪恶的人,甚至就连赵高、王莽、董卓、曹操、朱温、秦桧这些人都比不上武则天邪恶。

    武则天:呵呵!

    她懒得理会这等无知之人,只会一味的贬低抹黑,不知道的,还以为灭了他的九族呢。

    当然了,如果胡应麟是她这个时代的人,敢说这些话,她不介意灭了对方九族。

    “明代文学家李蛰(zhe)对武则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在近古以来的帝王中,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善于识别人才、专注于培养人才、关心人民福祉的帝王。”

    李蛰点了点头,他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一个好的帝王应该注重识别人才、爱护人才、造福百姓,而武则天正是这样一位明君。

    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许多贤才都得到了重用,如娄师德、郝处俊、姚崇等人,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而且他最敬佩的梁公狄仁杰,也因为得到武则天的眷顾和礼遇而能够展示自己的才能。

    尽管宋碌刚正不阿,时常惹恼武则天,但也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

    这些表明,武则天是一个善于赏识并尊重贤人和君子的明君。

    朱元璋:呵呵,这个李蛰是在说咱不如武则天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