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教员对武则天的看法(2 / 2)

加入书签

    “武则天既不是埃及艳后,也不是沙俄女帝,她有英国女皇伊丽莎白的精力,也有法国皇后的残忍。”

    “还认为武则天公然蔑视道德家,她粉碎的传统,创始的改革,引起的紊乱,超过历史上任何阴谋险诈的男人。”

    赵匡胤:武则天是一个杰出的女人,这点无可否认。除去疯狂热衷于权力,极端自尊自大以外,头脑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个性聪敏而坚强。

    王安石:公平而论,武则天的确是当时最精明强干的政客,胜过那些学识渊博的儒臣,胜过历代雄心大志的皇后。

    欧阳修:武则天如果不篡唐自立,本可以成为一个有道之主,比历史上很多皇帝都好。

    苏轼:太宗为男,武后为女,二人都竭力开创一个朝代,太宗雄才大略,众望所归,武后在才略方面,堪与太宗比肩。

    朱熹:武则天是中华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

    于谦:残忍与聪明,疯狂与冷静,在这个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无与伦比的女人身上得到了惊人的统一。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编撰的《中国通史简编》说道,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而高宗李治是个昏庸君主。”

    “贞观时取得统一和强盛的成就,在武则天专制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以至于长期保持了社会安宁,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

    李治:……

    他就搞不懂了,夸媚娘就夸媚娘,怎么还要拉踩他,他怎么就是昏庸君主了?

    大唐在他的治理下,文治先不说,武功可是超越太宗的,极大的增加了大唐的疆域版图。

    以这样的功绩,他不敢说比肩太宗,但也有太宗的几分风范,和昏庸一点关系都没有。

    雍正: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的发展趋势的,因此武则天的作用是积极的,在巩固大唐江山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贡献。

    “除了国内的,英国近代历史学家崔瑞德在编撰的《剑桥中国隋唐史》中,也对武则天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对于这位敢于推翻李唐皇室并像男人一样泼辣地实行统治的女人,尽管儒家历史学家都进行恶毒攻击和抱敌对态度,但是武则天显然具有特殊的才能,对政治具有天赋,并且非常善于操纵宫廷的权力结构。”

    “同时崔瑞德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能非凡地攫取到权力,是由于她杰出的才能、坚毅的决心和识别人的能力,再加上她的冷酷、肆无忌惮和政治上的机会主义。”

    武则天倒是非常意外,一个外国佬对她也能有这么高的评价。

    要是她没有记错的话,之前天幕有播放过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视频,这个英国抢夺了大清很多的历史文物,甚至大唐很多珍贵的宝物也被英国抢走了。

    从这方面来说,英国是中华的仇人,两者之间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能让一个仇人对她高度赞扬,更能说明她在后世的评价还是非常正面的。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

    “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武则天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对武则天严厉批判。”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

    “但随着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兴起,对武则天的评价慢慢出现好转。”

    经过主播这么一说,各朝古人回想一下,好像还真是这样。

    骂武则天骂得最狠的,正是南宋时期的朱熹和胡致堂,其他朝代的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以正面居多。

    朱熹骂武则天是大唐的毒瘤,胡致堂骂武则天造成的祸乱亘古未有。

    大家猜测这两人就是深受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以至于大肆贬低武则天。

    司马光:也不能说是严厉批评,老夫在《资治通鉴》中对武则天的评价也有正面的。

    程朱理学思想在大宋盛行,他不可避免的也受到影响,所以在评价武则天时也有贬低之处。

    不过看到那么多人对武则天都是赞扬居多,尤其是明清二朝和后世,他觉得需要修改一下《资治通鉴》对于武则天负面评价居多的情况,要不然显得他的评价不公允,进而使《资治通鉴》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苏晨花费了不少时间讲述各时代名人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总体而言还是正面形象居多。

    其实从古至今,对武则天的评价千千万万,绝大多数史学家对武则天的评价都是正面的。

    这主要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从唐朝李氏宗亲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武则天的确是罪大恶极的。

    但是以黎民百姓的角度来看问题,那武则天的确有伟大的地方。

    在武则天之前,唐朝是陇西李氏的王朝,是关陇集团的王朝。

    关陇集团把持这各个关键部门,寒门子弟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可以说一辈子也休想出头。

    但是经过武则天这么大开杀戒,关陇集团走向了衰落,为其他士族的大展拳脚提供了舞台。

    同时,武则天改革科举制度,到处搜罗人才,推行殿试,为寒门参政提供了方便之门,扩大了统治基础。

    武则天重用酷吏,主要是对朝廷公卿不利,但是却有利于老百姓。

    综上所述,武则天的残忍,主要是针对唐朝李氏和关陇集团,对于全国绝大部分老百姓来说,武则天推行的政策就是仁政。

    在那个男权社会,武则天对李氏宗族如此残暴,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历朝历代的皇帝为了维持自己的皇位,干得比武则天还过分的多得去了。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武则天打破了阶级固化,给唐朝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唐朝的复兴。

    也正是因为如此,绝大多数对武则天的评价以正面居多。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