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小李白陆游(2 / 2)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
只可惜陆游一举夺魁,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
惹来秦桧嫉恨,至此仕途起伏不定。
正值盛年,他便已老惯人间。
甚至艳羡友人的功成名就,还发出了类似苟富贵,勿相忘的戏谑笑语。
这其中的故作淡然,骗得过他人却瞒不过自己。
陆游大半辈子都在主张北伐,却未曾得到过南宋朝廷的有效支持。
遥想当年楚虽三户能亡秦,而如今大宋却无抵御外敌之能人。
而他即便病骨支离,也依旧认为位卑未敢忘忧国,甚至寄希望于天地神灵。
后来陆游以诗闻名,被孝宗召见任命江西常平提举,负责掌管粮仓、水利相关事宜。
后又被人钻空子检举,他愤而辞官,闲居家乡山阴。
当他年逾耳顺,目睹奸臣当道以致误国殄民而无可奈何,面对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而无能为力。
陆游一腔孤愤抑制不住,创作了许多充满战斗情绪的爱国诗篇。
《书愤》就是其中最经典的一首,读来感觉大气磅礴,纵横古今中忧愤自知。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郁郁不得志的愤慨,今昔对比的落寞,古今对比的自愧弗如。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年轻气盛,哪知世事艰险?
北望中原,一心收复山河的气势如大山巍峨般坚定不移。
首联表明诗人平生之愿,即便命运多舛,也依旧初心不改。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忆往昔那年雪夜,威武不凡的楼船战舰在瓜州驰骋。
犹记得那年秋风飒飒,大散关万马奔腾,捷报连连。
颔联回忆往年的战斗场景,一何意气风发!
与如今的连连败退、苟且偷生相比,又是何其屈辱。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徒然自诩东晋名将檀道济,揽镜自照,发现双鬓已斑斑。
颈联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想要建立犹如长城一般坚不可摧的防线来抗金。
但历史的命运却总是相似,大将檀道济战功赫赫,尚未北伐成功就死于帝王的猜忌。
诗人一心为国,却屡遭中伤贬谪。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多年前《出师表》横空出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像诸葛军师那般鞠躬尽瘁,坚持北伐呢?
尾联运用典故,敬佩先贤北定中原的决心与事迹。
既反讽当朝小人,又隐隐期盼未来能有媲美诸葛亮的人物。
此诗共四句,无一句直写愤,却字字皆愤。
当时主和派大行其道,诬陷诛杀大部分主战派,甚至签下了耻辱的嘉定和议。
在这样软弱的国家里,陆游的雄心壮志注定会被毁灭。
但陆游毕竟是与杜甫齐名的诗圣,他对国家的担忧至死未休。
一首绝笔《示儿》,令人潸然泪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阅史册诗稿,历史的尘埃飘然于光线之下,而陆游始终是南宋诗坛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尤其是《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句,流畅自然。
肯定了诸葛亮在文人谋士中的地位,又向未来呐喊。
回音传至今日,会激起更多能人志士的爱国热情,让他们跨越千百年来响应陆游。
“淳熙十六年,宋孝宗禅位于宋光宗赵惇。”
“同年十月,陆游向光宗论奏,劝他励精图治,以早日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
“绍熙元年,陆游再次上疏劝谏,希望光宗能够广开言路,带头节俭,以尚风化,但并未被光宗采纳。”
“同时,由于陆游屡次上疏都喜论恢复,他在不久后就因嘲咏风月的罪名为谏议大夫何澹所劾遭到罢免。”
“陆游于悲愤之中再次回到家乡,他将居处命名为风月轩,以示对污蔑者的反抗。”
“在此后被免官的十余年间,陆游闲居家乡,与农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与此同时,身在乡野的陆游同样心系国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就是他在这一时期所作,表达了暮年陆游仍然渴望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心愿。”
“绍熙五年,知阁门事韩侂胄等人逼迫宋光宗退位,拥立太子赵扩登基。”
“此后韩侂胄独揽大权,将赵汝愚、周必大、朱熹等人罢黜流放,史称庆元党禁。”
“陆游认为这种结党营私的权斗不利北伐大业,曾赋《北望感怀》等诗谴责韩侂胄。”
“韩侂胄在铲除异己后欲建功立业,开始着手准备北伐。”
“于嘉泰二年解除党禁,并启用过去的主战派名士,闲废在乡十三年的陆游也被招揽在内。”
“同年五月,陆游奉诏入京,担任同修国史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
“次年,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
“但却因其与韩侂胄的合作日显亲密而遭到不少诽谤和非议,陆游于是告老还乡,回到山阴,时年七十九岁。”
“嘉泰三年,刚被朝廷起用为浙东安抚使的辛弃疾特意前往山阴,拜访陆游。”
“两人共论国事,都对恢复中原抱有很大期待。”
“辛弃疾仰慕陆游,又见其住宅简陋陈旧,提出想在镜湖边为其建造别墅,但被陆游辞谢。”
“次年,辛弃疾奉诏入朝,准备北伐。”
“陆游作诗相赠,并勉励其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统一大业。”
“开禧二年,南宋朝廷下令伐金,陆游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作下《老马行》。”
“然而由于韩侂胄用人不察,北伐受挫,他自己也在次年十一月被史弥远等人发动政变杀害。”
“身在家乡的陆游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惋惜不已。”
“由于陆游一心支持北伐,因此韩侂胄死后,他也不断受到攻击和污蔑。”
“嘉定二年,陆游已是忧愤成疾,入冬后卧床不起。”
“同年十二月,陆游在病中与世长辞,终年八十五岁。”
“弥留之际,他对身边的儿孙们口占七绝《示儿》一首,作为临终遗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清照:陆游参加科举考试,成绩卓越,却被主考官除名。
南宋的临安举办一个规模较大的礼部初试,当时还是初生牛犊的陆游,便参加了这次的考试。
但不为人知的是,在考试的前一天,当时南宋的丞相是大名鼎鼎的奸相秦桧。
这个秦桧不是什么好东西,在考试的前一天。
将主考官陈之茂,拉到自己这边,明示暗示的告诉他自己的孙子秦埙也要参加这次的考试。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什么意思,陈之茂当然也不傻,也看出了这是什么意思。
但迫于他是丞相的压力,只能面子上答应秦桧的要求,但心里却不知道骂了这个奸人多少遍了。
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陆游等一众考生都认认真真的答题。
当考官陈之茂在批阅试卷之时,看到秦埙的试卷写的都是他爷爷秦桧的观点。
与金人求和,向其割地赔款,主张求和,毫无积极向上的观点可言。
还有名字上的秦桧两个字,这可让陈之茂气不打一处来。
陈之茂本身就是一个正直的人,为官正直廉洁,公平公正。
看到秦埙这种的文章,顿感恶心,让人厌恶。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场景,金人强大,宋朝软弱无能,唯唯诺诺,被金人欺压。
整个宋朝都是这种软弱的话语,什么像要像金人议和,不能激化宋金的矛盾,会给宋朝带来灾难。
因而,宋应该坚持与金通好的方针,罢黜主战派与抗金将领。
可当他翻到另一篇时,这篇文章,与众多文章大相庭径。
他主张抗金,慷慨激越,力主以武力恢复山河。
痛斥了投降主义的理论与丑行,表示出以身报国的志气。
而且文笔流畅,颇具光彩。
看得陈之茂连声赞叹,并当即决定批这篇文章为第一。
不管秦桧的压力,将秦埙的文章批为第二。
等到成绩出来后,才知道这篇好文章正是出于陆游之手。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出生正是两宋交替时期。
从小就知道战争是什么意思,见了太多的人。
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所以,养成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成绩出来了,秦桧看到自己的孙子不是第一,十分生气,恨不得立刻手撕了陈之茂。
但迫于舆论的压力,终究是没下得去手。
但秦桧并没有就此放过陆游,他决定等下次之时,再让陆游为拿了这个第一而付出代价。
第二年复试之时,陆游果然不负陈之茂所望,又写出了一篇好文章。
可惜千里马不是经常能碰到伯乐的,复试的考官是秦桧的亲信。
虽然陆游写出了好文章,可在秦桧的一手操作之下。
诬陷陆游的文章中有破坏宋金两国友谊的字眼,应当废除他的考试资格,并打入大牢。
而陈之茂作为他的主考官,将这种人作为第一名,也应该被打入大牢。
其实,在当时全京城都知道秦桧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奸臣一个。
他想让自己的孙子当上第一才这么诬陷的陆游,这种事全京城都知道。
但迫于秦桧的丞相地位,没人敢说而已。
当时的皇上听说这件事以后,并没有将陆游和陈之茂打入大牢。
因为他知道秦桧的心思,是秦桧诬陷的他们。
反而是在最后一科,殿试之时,将秦桧的孙子排到最后一名。
第一名给了另一个有才华之人,这使得秦桧的阴谋没有得逞。
但最终,陆游还被复试的主考官除名,遗憾收场。
但陆游在没有被录取后,并没有任何的不开心,而是十分洒脱。
本来应该记恨秦埙的他,也并没有这样做。
而是在他一次入京时,还去拜访了秦埙。
两人把酒言欢,看上去就像好兄弟一样,十分洒脱。
过了几年,等秦桧死后,陆游才崭露头角。
陆游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前进,终于让皇上看到了自己。
他经常进谏,告诉皇上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当皇帝贪图安逸时,告诫皇上不可这样,要勤于政事。
当皇上贪图玩乐时,他告诫皇上不要荒废时光,作为一国之君,要以身作则。
他一点点的建议,让皇上看到了他,也时常听从他的见解和告诫。
从此以后,陆游就走上了政事。
在宋金两朝爆发战争之时,陆游一马当先。
作为宋朝的将领,镇守自己的国土,坚定自己小时的梦想,保家卫国,绝不向金人投降。
他还在其中,认识了诸多好友,例如辛弃疾。
两人都是爱国诗人,有同样的有才华,同样的惺惺相惜。
到最后,陆游气愤朝廷面对金的不作为。
向金低头,气愤不已,最终忧愤成疾,卧床不起。
在临终之时,仍发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感叹。(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