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舆论反转(1 / 2)

加入书签

“既如此,岂不是此次众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毛遂加急传回的情报自然不过一日便已传回瑕邑。

郭猛颇有些幸灾乐祸,当然也有些心疼——虢国多数国人积蓄不多,此战消耗不小,参战国人估计掏空了家底,甚至有些国人更是借了国内高利贷才凑齐了出征所需的粮食衣物鞋子。

而明显的证据便是系统再度提醒郭猛,他的寿命再度进行了修正——当然不是啥好消息,郭猛的寿命遽然减少了两个月。  

若是出征的国人们能抢到战利品还好,尚有可能归还高利贷;如今白跑一趟,显然后果便是接踵而至,运气不好便是全家破产,卖妻卖儿,甚至自己都沦落为奴隶。

至于当个老赖拒不归还高利贷?

这个时代的高利贷背后站着的都是虢国国内的大贵族,他们行事百无顾忌,只要不是弑君之类恶行,虽然高利贷名声同样臭不可闻,但是为了高利贷逼死个把国人,多数情况下国人不过敢怒不敢言;若只是将国人罚没为奴隶,多数国人亦不过叹息一声,只能回家教育家人,切莫沾染高利贷。

“此种战争多来几场,虢国国人当有几家还能幸存?”

郭猛长叹一声,却不好下手。

这个时代国人出征既是权力亦是义务,并非给予国人的选择题;如果国人摊上一个好战的国君,那便是倒霉透顶;如果这个国君作战十战九不胜,那更是整个国家的灾难。

所以孙子兵法开篇便是: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如果不能胜利,不能让战争收益大于损失,那便是越打越弱,“后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在楚汉之争中的表现便是典型例子。

“毛遂此次居然连骗带吓,弄回近两百奴隶工匠,也算意外之喜。”

这倒算是不幸中万幸的消息,尤其是当下瑕邑极度缺乏工匠,不管是冶炼工匠、制木工匠,或者是石匠,通通都缺。

正如伯庚所言,这些技术性人才并非是农田里的麦子,割了一茬还能长一茬,要带着一名奴隶出师上手,绝非易事,没有数年之功绝无可能培养出来。

因此毛遂使手段弄回来的奴隶工匠得到了郭猛的高度重视,专程派出两百名骑兵和四百匹马匹,力求尽早将他们全数带回。

有这些奴隶工匠,想来有个三个月的磨合,以伯庚等人之能,必将能发挥出这些工匠的实力,将瑕邑的生产能力大大扩充。

……

又是数日过去,处于后军护卫后勤辎重的毛遂带队撤的比谁都快,哪怕军中有虢国全国的辎重革车拖累,仍然第一个赶到了黄河河边,随后仅用一天多时间便已将所有瑕邑军队全部渡过河。

由于辎重撤退过快,以至于虢国大军追之不及,一路上仿佛为了整一口吃的而紧追其后。

随着数日后瑕邑大军全数返回,整个瑕邑气氛顿时为之一变。

“公子,自从大军撤回瑕邑,街头上对于汝的评价简直完全翻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