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产业大布局需要专业(1 / 2)

加入书签

江南建工不得不低头,市里已经组成了多部门联合调查小组进驻江南建工魔都公司。

同时按照要求,黄海总部必须配合魔都方面的调查。

虽然跨省,但是京城部委那边发来通知,必须和地方政府协调好关系。

胡总哪里会不明白,这一脚可能踢在铁板上了。

他也无奈,这个时候发现,想找人都没有门路,徐家根本不接茬。

再想找其他中间人,才发现,圈子里几乎没什么人直接能接触到。

还真不是刘洋要刁难他,没那功夫,跟他们浪费时间没必要。

刘洋现在就是要用钱砸,能用钱解决的事情,扯多了没什么意思。

再说,像江南建工这样的企业,实际上真不合适跟产业园合作,他们灵活性太差了。

修桥铺路,可能他们更适合。

徐利军亲自来了清溪,看到这边的情况,再了解了刘洋的规划,立即表示愿意投资,要求不高,一成就够了。

刘洋测算了一下,以后徐家要是在周边部署二到三个酒店,应该可以保证景区的需求。

景区要很多配套,未来一体化布局有利于长远发展。

这中间酒店的投资非常关键,而且也是大资金的项目,不像其他小玩意。

刘洋已经让明雅在全国范围内发布公开招标公告,水乡产业园规划方案。

他不是专业人员,对景区布局和设计,他只能提供一个大概思路。

要说最专业的还是那些知名的规划院,特别是一些有学院背景的规划院。

为了更有针对性,他跟明雅说了几家,发个邀请函,请他们前来应标。

第一轮筛选相对宽松,只要是底子清白,有相关作品,然后思路框架没有毛病就可以。

一个月的时间,50多家规划院报名,提交的设计师稿件上千,不符合资格的大概有一半以上。

刘洋不是歧视那些没有做过的规划院,确实是这个项目太大了,没有一点经验,连总体布局思维都没有,不可能出来真正的好作品。

七八月份本来就是热天,不过相对来说,江南的气候也还不错。

明慧是比较耐热的体质,所以没有到其他地方去,还是留在了清溪。

这样一来,刘洋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参与规划讨论。

半个月后,再一次进行筛选,淘汰的规划院占了大半,只留下了十三家,设计师还有80多人,都是有点想法的设计师。

一周时间,十三家规划院要出框架图,不被最后采纳的每位设计师会有10000元辛苦费。

简单说,就是给设计师一个安慰,不让他们的心思白费。

十三家最后留下了三家,只有七个设计师入围,这就是要进入投标的节奏了。

但是刘洋有特殊要求,每一个主任设计师,可以配一个设计师,带二个助理,三天内必须完成基本初稿。

可以弃权,不被最后采纳的设计稿,可以拿到10万元劳务费。

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价格了,还是不被采纳的废稿。

刘洋对于专业人士还是很敬佩的,他提供非常大的便利条件。

所有投稿都被放在了酒店大堂里,可以随时去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