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需要时常敲打一下(1 / 2)

加入书签

找了一家小餐馆,三人坐下,点了三菜一个汤,都是乡村土菜,看着不错。

“这里的菜味道还不错,就是不知领导您吃的惯不?”

“我都行,大部分菜都没有问题,就是甜的有点吃不惯。”

刘洋无所谓,吃饭,对他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有时候,甚至两个馒头、一碗面条都能对付。

身边的几个人都知道,所以只要跟他在一起,尽量会安排好。

因为这个家伙太懒了,别说做饭,洗衣服,连最基本的收拾家务,手都不伸。

要不是家里有明慧父母,还有保姆,他真会懒死。

店子里客人就他们三人,炒完菜,店主夫妻坐在边上摘菜。

“大叔,现在生意好不好?”

“还凑合,吃饭的都是一些租住在边上的年轻人,回来晚了,懒得做饭。”

“那是我们来早了吧。”

“是的,他们大部分应该还没下班。”

刘洋想想还真是,现在就是下班了;  还要赶车,早呢。

“大叔,要是这地方拆了,店子可就开不成了,有想过做什么吗?”

“还没想呢,先熬着呗。”

“大叔,要是建设好了,再让您们开个小餐馆,做一样的事情,愿意吗?”

“我想做,家里的老婆子不想做了,太累了。”

刘洋点点头,有些时候,每个人的需求还真有差异,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样。

“大叔,我问下,要是这里成了园区,让你们在园区食堂里,炒菜,摘菜、洗碗这些都分开,不用这么辛苦,你们愿意接受吗?”

大叔就是一愣,食堂干活?

“就是干活拿工资那种?”

“是的,而且,炒菜就是炒菜,洗碗就是洗碗,打扫卫生就是打扫卫生,应该比你们现在收入还高一点。”

“那怎不愿意,愿意呢。”

“其他的乡亲们会愿意吗?”

大叔沉默了,这还真不好说。

“我解释一下,不是都炒菜,也不是都打扫卫生,也可以在田里种菜,跟现在一样。”

“也可以做一点种花,剪枝的工作,甚至修墙、补路,很多种类。”

大叔这下听懂了,那不是跟现在差不多,肯定愿意。

“那肯定愿意,我们老了还有保障了呢。”

刘洋笑了,说起来,这就是他的整体思路。

园区内的所有百姓都会按照这种形式进行安置。

他们回迁后,房屋不用说了,工作也有了。

最关键的是,几乎没有破坏当前的生活方式,群众哪里会不愿意。

刘洋不说话了,他希望林夏能听明白,也能做一点事出来。

机会是什么,机会就是真有事的时候,你能发现,而且成功解决困难。

产业园区7个村子,2000多户居民,10000多百姓,都接到了正式的通知。

宣传中说的很明白,就按照家里的面积进行回迁,可以自行选择户型。

按照规划,户型分成三种,65平米的二室,95平米的三室,115平米的大三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