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北地之雄(1 / 2)

加入书签

漠北,北安州。

    滦河之畔,已新设有一处帐落。

    这处营寨的设立,却与北安州残破的城墙互为犄角,看似散漫,实则壕沟又深又宽,寨墙也是且高且硬。箭楼之上,着皮甲戴毡帽的胡卒挎弓而立,只是警惕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大营中,大队的骑兵奔驰而过,其间号令约束,却竟比耶律阿保机的营中都要一丝不苟,全然看不出来这是一处漠北大营。

    位设大营正中的望楼上,一道身影迎风而立。

    因时至四月,漠北的冰雪已然终于止住,但刺骨的寒风却还夹着细雨,直剌剌的刮来。这望楼上的英武美妇人,便下意识轻轻蹙了蹙眉。

    她裹着一领镶黑狐裘的披风,里内露出了半身软甲,戴着一顶漠北式样的白貂绒毡帽,站在木栏边一言不发。

    犹如此,众人亦能探查到她身上那股雍容华贵,仪态端庄,却又不失杀伐果断的气势。

    这美妇人,倒要比男儿还更有英武之气。

    此时,一鼻高眸深,脸侧有淡紫刺青的女子登上了望楼,此人身材倒显婀娜,但一头墨发中,却有蝎子骨作成头饰,颇有股邪恶气息。

    但她对美妇人却极为恭敬,恰登上望楼,便单膝而跪,叉手行礼道:“禀王后,大军已征集完毕,只待你的号令,就可起兵。”

    “可。”

    述里朵淡声应了,一对美目却依然看向南面,单手负于身后,细思不语。

    作为这漠北王后的近卫,世里奇香又兼为漠北奇人异士之统领,素认自己多有计略,但偏偏这般多年来,还是猜不透王后的心思,遂只能诧异的垂着头,不敢起身。

    直到片刻后,述里朵才虚掩着美眸,淡淡道:“大王那边,已有三日没有信使回返了。”

    世里奇香心下一惊,但思忖过后,只是笑道:“王后何必多忧,古北口已被大王取下,且留有人马驻守,岂能有差池?奴猜测,理应是连日大雨,以致道路难行,才耽搁了信使回返。”

    说罢,她又安慰道:“单只是古北口距北安州,已有两百余里的行程,大王直捣渔阳而下,又拉开了几百里的路程,想必信使跑死了马也来不及及时赶回……”

    但还未等她说完,述里朵已突然折身望来,厉声道:“军机大事,岂能有‘猜测’一词?”

    世里奇香霎时心惧,全然不敢再反驳,当即重重叩首。

    “奴即刻遣一波人马南下!”

    “不。”

    述里朵把着湿漉漉的木栏,沉吟了下,道:“中原的奇人异士辈出,不可轻视。此次入关良机,半点马虎也犯不得。你下去,让遥辇弟弟领人跑一趟,替本后看看——”

    “古北口,可是有异动。”

    “奴,遵令。”世里奇香此时已是正色,匆匆而下。

    不多时,营中马蹄声大作,奔马而去。

    草原之上,旷野的一望无际,滦河畅流无阻,却在视野尽头,悄然掩在雨雾之中。

    述里朵便轻轻敲着木栏。

    “迷雾之后,到底藏着什么……”

    ——————

    幽州,节度使府。

    更漏夜寒,小院外已有火光映起,院中,却是渐渐变得黑暗。

    堂中,刘仁恭双手发颤,却是半天也穿不好衣裳。此时,他的裆下湿漉漉的,但他并没有心思顾忌什么体面,颤抖着手将一件件衣服往身上套。

    事实上,养尊处优的许多年,他穿衣的姿势已然笨拙了起来。平时关在这小院中,他也没机会再穿这些颇具威仪的官袍。

    “道长,助节帅更衣。”

    阶下,萧砚并不着急,向着同样战战兢兢的老道抬了抬下巴。

    后者实际上有些功力傍身,但上官云阙早已将他收拾了一顿,如今在萧砚手中,只得老老实实的。

    老道不敢不应,疾步走进堂中,尴尬的抓起了官袍。

    “节帅。”

    两个年纪差不多的人面面相觑,皆是默不作声。

    刘仁恭被囚后,却也知道这道士再次投入了刘守光门下,实则本不想给他什么好脸色,但如今两人可谓是同病相怜,且还是故人,而今共处一室,唯有两眼泪汪汪。

    院中,萧砚淋着这细雨,体外内力蒸腾,已将雨粒尽数逼开。

    前来送饭的衙兵蜷缩在角落里,却是被淋成了落汤鸡,极显狼狈。

    除此之外,他的颈间还蔓延有乌黑的煞气。

    “李小喜,人在何处?”

    萧砚拿开食盒的盖子,执起筷子便吃,但奈何这节度使府对刘仁恭实在过于苛刻,伙食不怎么美味,遂又落下了筷子。

    两具已发白的死尸就在身边,那衙兵干着嗓子,低声应道:“小人一直在后府,并不知李将军动向……”

    “今日城内城外信卒来来往往,汝等可知何事?”

    见萧砚仍只是一脸平静的询问,衙兵终于有些承受不住心理压力了,带着些许哭腔道:“大侠,小人真是位卑,确实不知李将军那等人的大事啊。小人只是个送饭的,大侠何苦为难小人……”

    “倒还把消息瞒住了。”萧砚没理他,自语了一声,而后将手指竖在嘴前,轻声道:“小声点,莫要惊动了这剑上的神仙。”

    那柄桃木剑就放在他手侧,其上血迹已被冲刷干净,但不知怎的,抬眼望去,只觉上头偏偏渗出了几缕杀气。

    衙兵恐惧不已,拼命捂着嘴,不敢再发出声响。

    但就在此时,小院的高墙之外,忽地传来了甲叶碰撞的身影,似有数道兵卒向着这边疾步而来。

    堂中,正在系腰带的刘仁恭两手一颤,腿都险些软下去。

    老道亦是心下大惊,但脸上却马上闪过了一缕欣喜之色。

    那小贼子,只怕是要插翅难逃!

    至于那衙兵,这会也两眼一亮,而后马上观察萧砚的神色。

    后者果然微微蹙眉。

    衙兵遂一不做二不休,眼睛看着院门的方向,心跳砰砰起来。

    待一道人声响起,他甚至来不及听清楚是什么,便立马蹿起身,高声呼喊:“有刺……”

    “噗呲。”

    一道诡异的波光于萧砚指尖闪过,衙兵颈间的整片肌肤似是都瞬间一颤,继而,他的声音霎时哑住,而后马上,整个胸口都干瘪了下去。

    顷刻之间,一具干尸即倒在了地面。

    “忘记告诉你了,这剑上的神仙,修的是邪法。”

    萧砚拍了拍手,缓缓握住了桃木剑的剑柄。

    于他身后,刘仁恭两人已是被吓得嗓子发紧,半丝声音也发不出来。

    不过这三个衙兵前些时日,常常言语中羞辱刘仁恭,早已让后者恨得牙痒痒,而今观他们死状,虽在惊吓之余,却也暗自解恨。

    院门口,几道着甲的衙兵按刀大步而入。

    刘仁恭的脸色便再次煞白。

    不料,几人好似全然没看见角落里的三具死尸,皆是叉手行礼。

    “沧州分舵,潜幽州不良人,参见校尉。”

    “这些年,幸苦诸位了。”

    萧砚亦是抱拳回礼,继而回身,看着惊颤不已的刘仁恭,笑了笑。

    “眼下,便护着节帅,重掌大权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