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脱胎换骨(2 / 2)
“勤能补拙?”
哪怕实在搞不明白,也没关系,
“对了,现在硅片设备的全流程也已经攻克地差不多了,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不然呢?”
李晨也出现在了吃瓜的第一现场,发布了一个自己的推测视频,并在视频的结语中说道:
“下架后一直没上架,就是怕自己的产品被人恶意抢购,到不了真正的用户手上了!对于这波硬气宠粉的操作,我必须再给他们点个赞!”
听出康驰话里有话,严辉不禁好奇地问道:“你又要搞什么新的研究?”
甚至很久之前,他们就找到了方启明,提议让他们考虑搬到高新区去,
所以迟迟没动。
作为看着大秦光学成长,评测过大秦每一款产品的视频主,李晨对大秦光学,或者说对康驰本人,可以说是非常了解了。
这就有点过瘾了……
“打算?”严辉沉思了片刻,“我的想法是着力研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生产设备……不过主要还是看公司的安排吧。”
在平江搞定了三条全新的镜头生产线后,康驰又跟着设备一块,马不停蹄地回到了东阳市。
“接下来就麻烦你,给下面的人做做思想工作了。”
“……”
从燕京开完会回来后,康驰确实没有急着去组建造采油虫新公司,而是先来到了平江,帮严辉制造大秦光学的镜头生产设备。
只不过因为康驰没有在设计图上,对每一个零件的安装顺序标注清楚,所以有些安装流程特别复杂的零部件,还是得等他过来亲自完成。
此时的大秦光学,也趁着产品暂时下架,生产压力没那么大的特殊时期,完成了从破旧厂房到高新区的整体搬迁。
“……”
“其实设备制造都万变不离其宗,有时候适当接触点别的设备制造领域,说不定会让你对机械制造的理解,会有全新的认识和领悟……”
但那时候大秦光学的生产压力比较大,
方启明一方面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是很乐观,想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一方面又觉得现在的厂房虽然破旧,但也凑合着能用,
“目前主要是有个两千亿的订单设备要造,然后我准备同时打通芯片制造设备,中长期的话,只要是制造领域的,什么都有可能会造。”
“已经搞完,而且接到了大单了……我准备成立一个单独的设备制造公司,现在的初步想法是,通过剥离大汉硅业的设备制造研发部门,来直接填补新公司的技术骨干位置,中低层技术员则通过校园和社会招聘。”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有个大神带飞,对自己的成长到底有多大。
“嗯……这个问题应该也不大,东阳和平江才一百多公里,这个距离我估计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而且其实大部分员工也不是平江本地的,在哪工作差别都不是很大。”
芯片制造设备!?
虽然严辉也不是很懂镜头制造设备,但按照康驰的设计图,慢慢理解分析,在没有康驰的情况下,他也已经把设备给造得差不多了。
当方启明看到康驰从大卡车上下来,运输工人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把车上的设备一台台地往新厂房卸,
他顿时觉得,
整个大秦光学,都已经脱胎换骨了!
从这一刻起,他们再也不是那个镜头小作坊了。
他回去可以骄傲地和亲朋好友说,
我,方启明,
华国高科技企业,国产镜头品牌,大秦光学的总经理!
大秦光学的第一条生产线,就是我和康博士一起搓出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