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无眼神侯李世民 二(1 / 2)

加入书签

那时李世民身边有尉迟恭大将,也就是现在的左右门神之一。

尉迟恭见这常讳刚来就讨功为将,心中大为不快。

之后几年,大唐讨伐外族,常讳与尉迟恭都大显身手,两人在李世民面前邀功无数,斩敌万千。

说来这常讳也甚是有本事,李世民派与他的兵马不要,兵粮不要,只带着身边八百弟兄杀入敌腹,创造诸多佳绩。

李世民见常讳本事非凡,于是暗自作出了一个决定。

由于当时大唐帝国之外的部落族群数不胜数,甚至有传言大唐之外的部落要联合起来攻陷大唐,这一直成为了李世民的心病,虽然大唐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可就怕有些东西越想越在心里成为了一道坎,过不去,就会心力交加,憔悴不堪。

这块心病李世民早就想除去,可是如果镇守边关的尉迟恭被调来攻打前线,那么后方无援很快就会被敌国趁虚而入。

此时手有常讳,为何不用呢!

想到这里,李世民就把那常讳唤来,要他率兵去和那薛延陀拼架,把这块心病给去了。

常讳心里当然有想,如果这功立成了,那么自己可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到时候别说那对自己暗中指指点点的朝中大臣,就是那护国大将尉迟恭也得对他恭恭敬敬的,出头之日就在眼前啊!

常讳心里对于这天目将的职称其实一直都不满意,毕竟这还有一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尉迟恭,他想一家独大。

这夜,尉迟恭听闻李世民要给常讳一个机会高升,于是气哄哄的来到宫内,找李世民评问。

“我为大唐忠肝义胆,为何要将这诛薛延陀的机会给予常讳!”尉迟恭无视宫内的太监宫女还有上书的两位大臣,怒目问道李世民。

李世民正危襟正坐在皇椅之上,两手摊那奏折皱着眉头。

“大胆尉迟恭,见到唐王怎敢不跪!”李世民身边的老奴嗔道。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尉迟恭免跪之礼,合上奏折,扶袍而下,对那尉迟恭道:“迟恭,你身负大唐之使命,万不可轻易离开后方,待到他日,朕必有大任交付于你!”

可是那尉迟恭根本不听,李世民话音未落,他已拱手作揖,然后扬衣而去。

这尉迟恭去的地方正是那常讳驻扎边塞的营地。

而李世民口中的薛延陀,其实是唐初北方的一个游牧部族,习俗跟突厥部落相似。

薛延陀曾趁突厥衰弱时,大破颉利可汗,实力暴涨,才开始对大唐有了不臣之心,其领袖之子策划率大度设二十万精兵袭击了突厥,然后又要趁此攻打大唐。

薛延陀这个部落很有意思,虽然是游牧民族,却多次以步战征服周边部落,于是在大举入侵前,其国内先行练兵教习步战之法。以五人为一单位,让一个有经验的头目保管五人的战马,其他四人列阵突前步战,一旦获胜,就立刻骑马追击。如果战马接应不及时,就要将其家人治罪为奴,赏赐给前方作战的步卒。

而在常讳之前,已有李世民分配边塞的将领前去截击薛延陀,同样以骑兵为主,大度设人马众多,又是步战,一齐发箭,将大部分战马射伤,导致骑兵多数失去冲击力。

此时的情况异常危急,以寡击众,的附庸部队先战而败,主力又多数失马,对许多将领来说,已经是必败之局,果然,大战数个回合后,大唐边塞以不敌薛延陀部落而节节败退,最后退到边塞与国境之内的分界线,如果再往后让出一步,恐怕这薛延陀就要打入城中了。

薛延陀与大唐边塞战役迟达五年之久,从前期的当然不让变成屡战屡败,每次前方传来音信都让李世民心里沉甸甸的,枉我大唐这般袤土,却无能与薛延陀抗衡之力。

之后的两年内,李世民一直调兵遣将,对边塞不停调动后方的名将,可是都是落荒败下阵来。

而五年之久,李世民和将领们都没找到一个好的办法,眼看后方的调动已经被邻国看穿,仿佛大唐的软肋前后都赤条条的摆在面前,即将攻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