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上)(2 / 2)

加入书签

富豪老婆在第一次付给穷人家哥哥薪水时,在预先准备好的信封中,故意抽掉了几张大额币,还非常虚伪地说:本来想付给他和学长同样的补课费,鉴于物价上涨,决定多给他一点。

十足的伪善。

富豪城府显然更深,表面上对那条掉在车上的内裤厌恶无比,但在沙发上和妻子发生床第之事时,却说希望她穿上去。

愈是讨厌,愈是渴望。

为了测试穷人家爸爸的车技,富豪故意倒满了整整一杯咖啡,看看过弯时会不会洒出来,充满着各种小心机。

穷人爸爸曾两次问富豪“所以,你还是很爱自己的妻子”,后者均翻脸表达出不悦。

在富豪眼中,他只是一名为自己打工的司机,根本没有资格可以和他探讨自己的感情生活。

终于,在那种终极**戏中,穷人爸爸彻底识破了富豪对穷人阶级深入骨髓的鄙视。

穷人的女儿倒在血泊中即将死去。

富人的儿子则晕过去。

富豪一点也没有救助穷人女儿的意思,一心想着讨车钥匙,还捂着鼻子,对穷人身上的酸臭味极其厌恶。

这彻底将穷人爸爸激怒。

这一切都是因为富豪而起,他供养着所有人,这些人全都寄生在他身上。

而那个时刻,寄生虫要干掉母体了!

这是一种极其深刻的社会学意象:孩子在成年前寄生在父母的身边,后者用爱给孩子供养食物和思想。

几乎每个孩子长大后都会与父母有一场不可避免的终极权力之争。

若最后孩子获胜了,那就是一部喜剧。

若最后家长赢了孩子,那就是一场悲剧。

看完电影,新垣结衣思考。

什么才叫好电影。

有人说过:对电影来说,最重要的是信息,拥有1吨信息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寄生虫》就是这样一部值得影迷N刷,拥有10吨爆棚信息量的罕见神作。

整部电影中,最晦涩而精妙的意象就是:穷人儿子的石头。

石头,是这个故事的起因,也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四大功能:好运之石、**之扉、镇心之宝、惹祸之源。

一开场,学长就给这个毫无希望的穷人家庭带来了好运:一块据说能带来财富和运气的奇石,一份给富豪家女儿当家教的工作。

去富豪家时,儿子非常诡异地在包里背着这块石头。

既像是一种来自上层的压力,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压得喘不过气。只能像抱着石头一样蹒跚前行,更代表了一种安全感。

因为他一手策划了“奸计”,做了亏心事,心里并不踏实。

只有背着这块石头,他才能心安理得。

随着,他为妹妹和父母找到了在富豪家的工作,赢得了富豪女儿的心,愈发觉得这块石头真的太灵了。

从而,打开了**之扉:幻想起了将来凤凰男翻身,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的美好幻象。

这种执念也变成了一种迷信:石=运=钱。

在发大水,家里被淹之际,儿子依旧在第一时间找到这块奇石。

在他心中,石头的重要性堪比存折、黄金。

在睡体育馆时,他一直死死捂着这块镇心之宝,生怕掉了。

然而,最终这块石头竟成了惹祸之源。

原本,他想到地下室去看看情况,进行谈判,没想到因为太紧张,不小心石头一松手,砸到了如蟑螂般生存的前管家老公的脸上。

后者彻底被激怒,爬到阳光下,上演了那场丧心病狂的杀戮,穷人儿子自己也差点丢了命。

影片结尾,儿子终于放下一切负累,将这块“奇石”放进水池里,发现和其他石头没有任何区别。

洗尽铅华,原来之前的念想只是自己的心魔。

放下了石头,也意味着儿子认了命。

深入血液的贫穷,让他终究无法离开下等人的圈子,索性接受现实,重新做人。

看一部《寄生虫》相当于看10部好片的信息量。

人有五感: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身体的触觉。

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电影一直以满足视觉和听觉为主。

然而在此片中,导演和编剧又尝试引入了需要观众脑补的感觉:气味。

神经科学家发现,气味拥有一种饱含诗意的能力:人类对于气味的印象,比语言和画面更深刻,可以通过气味来解锁并唤醒已经被遗忘许久的情感回忆。

服装打扮、语言口音可以区分人类群体中的阶层。

而导演和编剧则通过《寄生虫》告诉观众:打扮和语言可以伪装,但气味不行。

穷人一家第一次差点被识破,就是因为富豪家的小儿子对气味极其敏感,他发现:这四个人身上有一样的味道。

接着,女主人又因为嫌弃穷人爸爸住体育馆一夜的气味,打开了车窗。

本质上,气味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弥漫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穷人可以洗掉衣服的汗味,却洗不掉已经深入血液的地下室霉味。

气味,就如同阶层一样,时时刻刻存在,承载着穷人对自我身份深深的自卑感。

当富豪在最危急的时刻,嫌弃穷人臭气熏天,彻底激怒了穷人的爸爸,遭到了杀生之祸。

在《寄生虫》中,隐藏着一种更为隐蔽的气味:性。

车后座的内裤,撩拨起了富豪夫妻在沙发上的情爱。

富豪女儿与家教老师萌发爱意的开端,正是那香甜的一吻。

连形同蟑螂,住在地下室的前管家丈夫的案头,也少不了002超薄避孕套。

有部神作中,最震撼人心的台词就是:“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寄生虫》没有如此直白地说出这样的台词,而是通过电影画面上看不见的气味,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这部电影,无论是故事结构、场面调度、还是隐喻讽刺,都堪称无懈可击。

在类型上,很难用喜剧片、悲剧片、悬疑片、黑色片、血腥片、嗨爆片来定义这部电影。

早在未上映前,参赛单元播放中,看过这部电影的欧美媒体就将《寄生虫》评价为“悲喜剧”——前半段喜剧,令人大笑,后半段悲剧,令人掩面深思。

“泰熙,恭喜你,实至名归!”

“三姐,你走出了自己的路。”

走出影院,少时大半少女和金泰熙拥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