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2)

加入书签

“不用了。”陈芸说完就走,直接淌水离开。

她打开门,几个孩子全都围过来。

“你们爸爸没事,就是腿骨折了需要住院几天。”

陈芸边说便往房间里走,拿了几套郑卫华的衣服,和几个沙琪玛:“今天晚上我不回来了,你们记得早点睡觉。”

铁柱又问:“我们能去看爸爸吗?”

“等水退了吧。”

陈芸揉了揉他的脑袋,带着衣服离开。

回到医院,郑卫华还没醒。

陈芸把衣服放下,问他:“你晚上吃饭没?”

小张嘿嘿笑了两声。

“先去吃饭吧,吃完也不用回来了,晚上我在这守着。”

“不用嫂子……”

“听我的。”陈芸不容置喙道:“我看你也累得不轻,再熬下去他还没好,你自己倒下了怎么办?”

“我身体好。”

“那也不是铁打的,听话。”

小张离开后,陈芸就坐在旁边守着他,见时间差不多,便去外面接了一杯水。

郑卫华睡了将近一个小时,陈芸就在旁边,一有动静就发现了。

她打开灯,见到对方脸上一闪而过的痛苦神色:“麻药过了?”

郑卫华点点头:“小张呢?”

“我让他回去了。”陈芸从边上拿出装药的纸包,倒出一餐的量,试了试水温刚好,端起来给郑卫华:“饿了没?先把药吃了,我待会儿给你去打饭。”

郑卫华吃药很豪放,好几种药一把塞进嘴里,再喝两口水把药吞下。

陈芸接过茶缸放倒一旁,拿出从家里带的沙琪玛:“饿了先吃两口,我去打饭。”

郑卫华接过来,说好。

他醒来的时间已经过了饭点,陈芸去食堂的时候,里面的东西都快卖完了。

陈芸见剩下的菜卖相不怎么好,便只要了五个包子,比较幸运的是其中两个是肉的。

她提着包子往回走,一路加快脚步,回到病房时却发现郑卫华正试图把自己挪下床。

她跑过去问:“你干什么?”

郑卫华停住动作,表情有些尴尬:“我去上厕所。”

“那之前也不说。”陈芸把包子放到床头柜上,扶着郑卫华一边胳膊:“起来吧。”

郑卫华不让:“你把轮椅推过来就行。”

“我都忘了。”陈芸一拍脑袋,又忙把轮椅推过来,再扶着他坐上去。

“我推着你过去?”

郑卫华摆手不让,自己推着轮椅往前走。

但他忽略了之前从未操纵过轮椅这一事实,弄了半天也没走出多远。

陈芸原本心情很差的,见到这样的场景也没忍住笑了出来。

“还是我来吧。”她走过去推着轮椅,嗔怪道:“你和我客气什么?”

郑卫华沉默了一会:“嫁给我之后你就没享过福。”

“说这些乱七八糟的干嘛,难不成你要离婚?”

郑卫华吃了瘪,抿着嘴不说话。

“既然不准备离婚就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她把轮椅推到厕所外面,问他:“你一个人进去可以吗?”

“可以!”

陈芸担心道:“那你小心点。”

郑卫华进去后,她就在门口等着,等了没多会就见他出来了。

这么短的时间里,郑卫华已经熟悉了轮椅的运用,自己推到洗手池边洗了手,回去也不用陈芸帮忙。

陈芸跟在后面,眼睛在郑卫华身上扫了好几眼,略有深意。

郑卫华转头时看见,疑惑道:“在看什么?”

“没什么。”陈芸收回视线:“我买了几个包子,晚上吃这个可以吗?”

“可以。”

郑卫华的病房有两个床位,但是另一张床没有住病人。

陈芸晚上陪床,便去旁边休息。

一晚上两个人都没怎么睡着,第二天天亮没多久,她就起来了。

她一起来,郑卫华也跟着醒来:“这么早?”

“吵醒你了吗?”陈芸打开灯:“要不要上厕所?”

“不用。”

郑卫华又问:“怎么起来这么早?”

“睡不着。”陈芸问:“你腿还疼吗?”

“还行。”疼着疼着就习惯了,郑卫华看着她疲惫的神情,心里很是愧疚:“这里睡不好,要不你回去睡吧。”

“等小张来吧。”

陈芸坐在他床边,伸手试了试体温,有点偏高。

“你好像在发烧。”陈芸有点急:“我去找医生。”

她匆忙出门,不一会带着医生回来。

医生给郑卫华量了体温,是有点低烧,但这是正常情况,不必担心。

陈芸听他这么说才放心:“麻烦医生了。”

她送医生出门,刚好见到小张上楼梯。

“嫂子。”小张跑着过来:“营长醒了吗?”

“醒了,你怎么来这么早?”

小张抓着脑袋嘿嘿笑了两声:“我睡得早。”

他进了病房,和郑卫华打了个招呼,接到眼神示意,便对陈芸说:“嫂子,营长这边我来就行了,你回去吧。”

陈芸也没多说,点点头就道:“那就交给你了。”

“嫂子放心!”

昨天中午到今天早上都没下雨,路上的水退了不少。

陈芸回到家,几个孩子都还在睡觉。

她抓了两把米加了点红豆煮粥,锅放在炉子上烧,然后进了铁柱房间,把他叫醒,交代了事情,便拿着钱票出门。

陈芸坐了第一班公交车去了市区,这里有整个城市最大的菜场,供应远远不是家属区那个小店能比的。

她六点上车,六点半到达,来的时候菜场已经有不少人,其中就数猪肉摊前面的人最多。

买肉的师父祖传就是杀猪匠,一身好手艺,一刀下去丝毫不差。

队伍前进的速度不慢,没一会就轮到陈芸。

“要什么?”师傅磨了下刀。

陈芸指着没两块肉的大骨说:“要这个。”

“确定就要这个?”

陈芸点头,想起家里无人问津的大白菜和土豆,又买了半斤五花肉。

一根骨头和半斤肉共花了一块钱,买完陈芸又去买了其他一些蔬菜。

回到家,孩子们都已经起来了,锅里给她留着饭。

陈芸把骨头洗干净,焯水之后与红枣一起煲汤。

汤最少要煮两个多小时。吃完饭,陈芸又把午饭煮上,用半斤五花肉炒了一锅土豆丁,再炒了一碗蘑菇。

做完这些汤也差不多煮好,陈芸盛了饭夹了菜,用茶缸装了满满的一碗汤,打包好准备去医院。

“中午的饭菜都在厨房里,你们饿了自己吃。”

再次来到医院,病房里除了小张之外,纪学文也在。

陈芸走过去的时候,便听到带着怒气说:“这事他干的太过了!”

郑卫华刚想说什么,一抬头就看到陈芸在门外。

他怔了下,纪学文窥见他的神色转头:“弟妹来啦。”

“打扰你们了吗?”陈芸带着东西进去,放到床头柜上:“我来送点东西,你们继续吧。”

“没什么事。”郑卫华歪着身体看了看:“医院有吃的,不用你忙活。”

陈芸把饭盒打开:“你吃不吃?”

郑卫华:“……吃。”

陈芸把茶缸给他:“先喝汤。”

骨头汤里加了一点米汤,炖出来的汤颜色浓白,味道鲜美。

郑卫华接过茶缸,问她:“你吃了吗?”

“我回去吃。”

“一起吧。”郑卫华拿了另外一个茶缸,把汤分出去一半:“太多了我喝不下。”

大骨头汤的气味很霸道,盖子一打开整个屋子都弥漫着它的香味。

纪学文站在一旁,看自己的搭档旁若无人地跟老婆分着午饭,感觉有点胃疼。

“那你吃饭吧,我先走了。”

眼见着老战友眼里是没他这号人了,纪学文只得自己找了个台阶:“正好要吃饭了,我去找我媳妇去。”

“哦。”郑卫华头也不抬:“那你走吧。”

语气没有丝毫留念。

纪学文心里骂了搭档几句,转身出门。

他的离开并没有引起人注意,郑卫华和陈芸分着喝完了骨头汤,之后郑卫华又挑了点饭菜到饭盒盖子上:“你吃这个。”

他把碗里的瘦肉几乎都给挑到了陈芸那边,挑完把筷子给她,自己用勺子吃饭。

陈芸默默跟他一起吃晚饭,出去洗了餐具,顺便接了水,准备给郑卫华吃药用。

郑卫华吃完饭也没事情做,就在床上发呆。

这样的生活让他很是不习惯,眉心不自觉皱起来,手指在打着石膏的腿上敲着。

陈芸看了一会,出声问他:“要不要拿点书过来?”

郑卫华回过神,和陈芸商量:“我出院吧。”

“不行。”陈芸一口回绝:“医生说了最好观察一周。”

郑卫华叹了口气。

“你别急了,骨折又不是急就能急好的事情。”陈芸坐过去说:“你就好好呆着,当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

郑卫华苦笑:“也只能这样了。”

陈芸陪他说了会话就回去了,晚上来的时候带了两本书还有三个孩子。

几个孩子一看到郑卫华都扑到床边,七嘴八舌问着他的情况。

郑卫华难得享受到孩子们的关心,一时还有些不习惯,适应了会才说:“我没事。”

郑卫华在医院住了五天,在他的强烈要求之下陈芸只能让他出了院。

这几天时间里,陈芸充分见证了他的人缘。除了住院当天,接下来每一天都有人来找他,上至师级领导,下到普通士兵。

山体滑坡那夜的暴雨算是给今年的汛期画上了句号,在此之后一年好几天都是艳阳天。

四休河的水位彻底降落到警戒线一下,去抗洪的战士也都回到部队。

郑卫华生病了也无法休息,一直忙着写各种报告,让小张帮忙递交上去。

天晴后,小学组织老师学生清理了受灾的教室,把被水淹了的桌椅拉出去晒干,又准备复课。

在汛期之前各个年级的课程差不多都讲完了,只剩下最后一点,复习完就是期末考试。

考试一共两天,卷子老师自己带回去改。

陈芸和李从英一人抱着一摞试卷回家,上楼的时候碰到刘琳下来。

陈芸和她打了个招呼。

“妹子啊,下班了?”刘琳也冲她招呼,满面笑容:“我这正准备回家。”

陈芸往边上让了让:“那你慢点走。”

对方似乎遇到了什么好事,面上是掩盖不住的喜色,连脚步都比以往轻快许多:“没事,我这也不忙。”

她路过陈芸,突然停下,扭头对她笑着说:“过段时间请你吃饭啊。”

这话说的没头没脑,陈芸正想问呢,刘琳就已经走远了。

她看了看刘琳的背影,有点弄不懂情况。

平白无故请她吃饭做什么,难道捡钱了?

“你不知道吧,她老公要升职了。”李从英说。

家属院不大,里面住着的都是一个师的军官家属,住个一两个月就能把人给认全了。

李从英也认识刘琳,还知道金伟志在找门路晋升的事。

“你从哪听说的?”

“院子里都传遍了,大概就你不知道。”

陈芸之前忙着照顾郑卫华,之后又要上课监考,确实很少去关心院子里的消息。

“我确实不知道。”陈芸若有所思,走到三楼和李从英道别,回到家见郑卫华又在写报告。

她把试卷放到一边,坐到床上问:“听说金伟志要升值了?”

“对。”

“升什么岗位啊?”

“副团长。”

“就是你们团的那个吗?”

“对。”郑卫华写完一段话,放下笔转身问:“你怎么想?”

“他升不升职和我没关系啊。”陈芸说:“就是刘琳今天看到我说要请客吃饭,我才问的。”

“嗯,调令应该快下来了。”郑卫华继续去写他的报告。

陈芸想了一会,搬了把椅子坐过去:“那你以后和金伟志就是上下级关系了?”

郑卫华停下笔问:“怎么了?”

“没什么。”陈芸摇摇头,她以己度人,觉得郑卫华现在的心情应该有些复杂。

毕竟原本一个级别的兄弟突然成了顶头上司,心里应该多多少少有点挫败感吧?

想到这,她决定不再往郑卫华心口戳刀子,换了个话题说:“校长说下学期初中要招生了。”

“那是好事。”

有些事情不注意的时候不知道,一但注意了,就感觉全世界都在谈论它。

金伟志要升职的事情就是这样。

陈芸听多了别人的八卦,还知道了不少以前不知道的。

据说本来这个位置最有可能是郑卫华接替的,上面几个领导都很看好他,后来又来了个宋文斌来争。

就在他俩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金伟志横空出世,并且不知道怎么的就成了最后赢家。

陈芸听完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晚上回去看到郑卫华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了话让他难受。

郑卫华看到她的神色就知道陈芸是知道了什么,无奈道:“都听说了?”

陈芸点点头:“你别伤心。”

“我伤心做什么?”郑卫华说:“别胡思乱想。”

陈芸观察着他的表情,凑过去抓住他的手,小心安慰道:“没事的,你还年轻,以后有很多机会。”

她说完话,却见郑卫华面色古怪。

这是说错什么了吗?

陈芸反思着刚刚的话,觉得没问题啊。

“你怎么了?”

郑卫华摆摆手,说没事,表情却越来越怪,嘴角上扬又扯下来,要笑不笑的样子。

不会真的受刺激了吧?

陈芸担忧地想,郑卫华却彻底绷不住笑了出来,笑声爽朗又愉悦,不像是受了打击。

“你怎么了?”

“没事没事。”郑卫华摆摆手,止住笑声,眼里还藏着笑意,在桌地下轻轻捏了下陈芸的手:“就是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

“哦。”陈芸松了口气,怪道:“还以为你太生气了。”

既然知道郑卫华没在意,她也就放心了点,算着如果金家请客的话要送什么贺礼比较好。

“上次搬家送了十块,这次也一样吗?”

“一样吧。”

“行。”陈芸先拿出十块钱放一边,又在本子上记了一笔,敲了敲笔说:“你要加油把礼金赚回来呀。”

“好啊。”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作者没有话说,就厚着脸皮打个广告叭,昨天新开了个预收,求个收藏~

《在七零年代脱贫致富》

陆秋秋是个大小姐,生在钻石窝中,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在各类宴会上艳压一众塑料姐妹。

大概是老天看不惯她这么潇洒,陆秋秋在毕业典礼前,突然被一道雷劈到了七零年代,成了一名下乡知青,刚被人陷害要嫁给村长那个不学无术的儿子。

就在她收拾细软准备离开的时候,脑子里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检测到未脱贫村落,学习强国系统上线。请在五年内让小罗村人均收入翻倍,任务完成奖励《猪饲料的生产配方》一本,祝您成为新时代饲料大王。”

陆秋秋:“……谢谢,但并不需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