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2)

加入书签

他们都知道,这场提审已经没了意义。

吴美芳并不知道更多的东西,她现在到处攀咬,不过是在做最后挣扎。

主审人对旁边使了个颜色,让人把吴美芳带回去。

吴美芳走的时候还在不断挣扎,说出一堆人名,讲他们都有问题,让他们去抓人。

“行了,你就消停消停吧。”

她被送回关押的地方,门从外面关上,如同她的希望也一同被挡住。

审判结果下来,唐主任被开除党籍、军籍和十年的劳动改造。

第二天,他与其他几十个犯人一起被押送去劳改的农场。

唐晓他们兄弟也要离开了。

部队这边联系上了唐晓的一个姑姑,愿意收养他们。

唐晓他们离开的那天是个好天气,天上万里无云。

他们的姑姑等在门口,她是唐主任一个关系比较远的表妹,与唐主任长得一点都不像。

她今年三十多岁,不能生育,从她平和的眉眼就能看出来,这个女人有一颗温暖而又包容的心。

见到唐晓兄弟,她并未表现出多少激动,只点点头,对他们说:“来啦。”

随后随身的包里面拿出两个冰糖葫芦:“给你们带的。”

唐晓的姑姑嫁去了农村,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太好,她和唐晓兄弟说,以后去她家,肯定给不了和之前一样的生活。

唐晓沉默了一会,问姑姑:“那我还可以念书吗?”

姑姑点头:“可以。”

“那就行了。”

唐晓拉着弟弟的手,对这个陌生的姑姑说。

姑姑家在外省,要坐一天多的火车才能到。

她没出过村子,不知道有公交车,来的时候是从火车站生生走走来的。

唐晓看她什么都不懂,主动接过了带路的任务,带着弟弟和姑姑去了公交站台。

“从这坐车可以直接去火车站。”

“哦、哦。”唐晓姑姑在裤子上擦了擦手,讪讪地笑了笑。

唐晓一心等着车,旁边的弟弟唐时站不住,到处张望着。

“哥哥!”他拉了拉唐晓的衣服,指了指马路对面:“你看。”

唐晓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见到是自己的语文老师。

陈芸拿着一袋东西,穿过马路到达唐晓面前。

“陈老师。”

“现在就要走了吗?”

唐晓点了点头。

他看了陈芸一眼,很快低下头,小拳头握紧,有些小声地说:“陈老师,对不起。”

陈芸愣了下,不知道这孩子为何道歉。

“我当时、我错了,不该写大字报诬陷你,对不起老师。”

这句道歉唐晓想说很久了,却一直拉不下脸,现在他都要走了,以后估计也回不来,也不用考虑面子不面子的。

陈芸一时有些百感交集:“知错能改就好。”

她拍了拍唐晓的肩膀,对他说:“到了新家要听话,好好读书,有什么需要可以给我写信。”

又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这个给你们带路上吃。”

唐晓接过她给的东西,鼻头一阵发酸。

他垂着脑袋吸了吸鼻子,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陈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信!”

陈芸笑了下,就当他的眼泪是因为不会写信而哭:“里面放了一个信封,你按照上面的抄就行,再写上你新家的地址。”

唐晓抬手擦掉眼泪,点头说好。

“一定要好好读书。”

“嗯!”.

今年的冬天过的格外缓慢。

在十二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吴美芳被执行了死刑。

这起间谍案牵涉面很广,被上面当成一个典型,广播里天天都有各种关于这个案子的消息,参与的人都得到了嘉奖。

吴美芳一行人被枪决那天,无数人涌入行刑地点观看。

之后的几天,在这座城市最热的话题就是吴美芳一群间谍是怎么被处死的。

这样的热潮直到新年临近才稍微降温。

考完最后一场,学生们飞奔着回家,陈芸拿着卷子回到办公室。

她准备连夜把卷子改出来,这样明天只需要一上午的时间来写成绩单,下午就可以放假了。

与她有相同打算的人不少,办公室里点着灯,老师们埋头工作。

李从英改完最后一张试卷,把分数统计出来,拿起茶缸喝了一口水,问陈芸:“陈老师你还有多少?”

“快了。”

语文卷子比数学卷子难改的多,前面填空、选择还有标准答案,从阅读题开始,就得老师斟酌着给分。

陈芸一幕三行看着作文,综合着给了分数。

对面的李从英看她还有好几张卷子没改,为了让她快点回家,就主动把一旁改好的卷子拿过来:“我帮你算分数。”

陈芸抽空抬了下眼皮:“那谢谢李老师了。”

有李从英的帮忙,陈芸的效率上升很多,很快就把全部的试卷改完。

两人并排着往回走,李从英问陈芸准备什么时候去买年货。

“大概后天吧。”陈芸说:“明天先把家里扫干净。”

李从英说:“那我也后天买,咱们到时候一起?”

“行啊。”

到了后天,陈芸一大早和李从英出门。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不管有钱没钱,到了年关,总要买点东西回家的。

一整条街的商店里挤满了人,剪头发的、做衣服的、买米麦面,队伍能从店里排到外面马路上。

“我还以为咱们走的够早了呢。”

李从英挽着陈芸的手,看着街上的人咋舌不已。

“正常,过年嘛。”

陈芸出门前列了一张单子,上面写了要买的东西,目标明确地走进商店。

国营商店与平时大不一样,店里挂着很多红色的中国结,看着特别喜庆。

据营业员说,这些中国结是底下公社放过来寄卖的,价格不贵,买的人有很多。

李从英也挺感兴趣:“陈芸,你要不要买几个?”

“行啊。”这中国结有好几个样式,陈芸看了一圈,挑了两种比较合意的,各自买了一对。

“你喜欢这两种啊?”李从英拿了两个巴掌大的中国结,拎起来晃了晃:“我要这个,挂我儿子床头。”

“他会要吗?”陈芸不觉得李从英家的孩子会喜欢这个。

李从英霸道地说:“不要也得要。”

两人选好了中国结,继续去买其他东西。

商店里人太多了,货物上架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出售的速度,她们挤了一圈也没把东西买完。

听说有几样货物下午还要上新的,李从英就不打算回去了,准备先等等。

“这买个年货都要跑好几次。”李从英拉着陈芸站在一边,指着人群对陈芸说:“你看看,人家来买年货都是拖家带口,就咱们,孤家寡人,想想都可怜。”

陈芸噗一声笑出来。

“我说的不对吗?”李从英唉了一声:“他们臭男人,一点都靠不住。”

临近春节,省军区竟然又组织了一次演习。

郑卫华被师长带着去导演部帮忙,一走就是半个多月,按照计划,他年三十都不一定能回家。

“好了,咱们先吃饭去吧。”陈芸拉了李从英一下,把买好的东西寄放在商店,随后往国营饭店走去。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城市主干道,马路上车多人多。

李从英眼明脚快,找到没车的时候过了马路,陈芸落后一步,就被蜂拥而来的自行车流挡住了去路。

“陈芸你快点。”

李从英在对面喊她。

“等一等。”陈芸说完,突然听到一声尖叫。

“抢东西了!”

她往声音来源看过去,就见到一个青年人骑着自行车,强行从个女孩手里拽走了包。

女孩不放,被自行车上的人一脚踹开。

那人抢了包就要跑,脚踏踩得飞快,一会就窜出老远。

眼见这人就要逃走,追逐的人被甩得越来越远。

陈芸一步上前,瞅准了时机,在车子过来的时候一脚踹了出去。

自行车从边上踹了一脚,失去平衡带在地上,抢包的也被人摁住。

女孩被人扶起来,走路一瘸一拐,哭着对人道谢,还泄愤般的往抢包贼身上踹了一脚。

抢包贼被几个人压着要送去公安局,陈芸见没事了,找到个空档过了马路。

路上车子多,李从英没看到发生了什么,见有人聚集,好奇地问陈芸:“那边怎么了?”

“哦,有人抢包,被逮到了。”

李从英跟着骂了几句这些人缺德。

当时路上人多,女孩喊了一声后很多人都要帮忙,就算没有陈芸那一脚,这个抢包贼也不可能逃走。

所以陈芸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顶多算日行一善。

可她没想到,当时省报的记者正在采访,见到这突发的一幕下意识举起相机,刚好拍到了陈芸踹出去的那脚。

这件事第二天就上了报纸,陈芸没有看报的习惯,还是李从英过来找她的。

“陈芸你看看,这上面是不是你?”

“那个?”

陈芸觉得有些莫名,低头一看,就见这一版面老大的一行字《智勇双全,女同志飞脚擒贼》,还配上当时那一幕的特写。

陈芸拍了拍额头,没想到自己当时的样子看起来会这么蠢,这记者拍照,怎么也不帮她修一下呢?

这时候李从英还在说:“我肯定没认错,这就是你。唉陈芸,你什么时候练武了?看这脚踹的多威风啊!”

陈芸:“……我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