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六章(1 / 1)

加入书签

杨信业父子三人杀气腾腾地走进正堂时,并没有看见四起的硝烟,纷飞的战火。

林修岚和张家三妯娌坐在木椅上,脸上甚至都还挂着笑,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

杨信业父子三人都有些搞不清楚状况,杨歆甚至还有些失望,难道不是来退婚的

林修岚看着三个二愣子,心里一阵好气,脸上却还要笑着,给三人普及之前谈话的内容“季功,你们回来得正好,张大娘子家有喜事,他家二小子这次院试被录取了,年纪轻轻就成了秀才呢。”

这是张家三人进门说的第一件事,炫耀一下他张家几辈子终于出了一个秀才公。

杨信业在杭州时就知道了,还晓得他院试名次是一百三十六,在五仪林家当护卫的大佬粗心里其实有些瞧不上这个名次,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对了,张二郎准备明年参加乡试,等中了举人后再成家,张大娘子说,这新婿若有举人功名在身,连带着我家小哥儿面上也有光呢。”

林修岚脸上笑意不达眼底,从未见过如此卑劣的人家,想悔婚直说便好,硬要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故意拖着

杨歆却松了一口气,果然被我猜中了,这下姆父该不会反对我去报名水师营了吧

杨信业是大佬粗,但却不是傻子,闻言心里也不爽快,斜着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张娘子,语气夸张又不屑“张文朗明年中举人,可拉倒吧就他那一百三十六的院试名次,明年怎么可能中得了举人。”

“噗嗤”

杨恭宪忍不住笑出声来,又忙忙用手捂住嘴。

杭州乡试每年将近六千人参加,举人却只取前一百五十名,张文朗在这届院试的名次也只是倒数,确实没什么竞争力。

杨歆心里佩服,谁说二哈就没有心机了,瞧瞧这说话的水平,逮着敌人的痛处猛捶

张二娘子的丈夫和张大老爷是同母兄弟,两妯娌自然亲近,张大娘子要装大气明理,那合该由她来出头,脸上带着假笑“瞧杨二哥说的,这离乡试还有将近一年呢,文朗用功一些,也不是完全没希望的,杨二哥何必如此将人看轻”

杨歆在林修岚的示意下,挪到了姆父后面老实站着,正好对着张家三人,气氛都已经这么尴尬了,妯娌三人脸上竟然还不忘挂着端庄的微笑。

杨歆感觉十分不可以思议,何必呢,瞧瞧杨二哈就耿直多了,大刀金马地坐在林修岚旁边,听张二娘子说完,眼睛都快翻到天上去了,撇嘴吐槽“我在林家当差这么些年,院试乡试都陪着参加过好几次了,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再说,张文朗用功努力一年,其它的秀才难道就不用功,吃喝玩乐一年不成。”

半点不绕弯子的硬汉直拳,让张家三妯娌有些招架不住,正堂内一时沉默。

杨信业邀功似地看自家夫郎一眼,林修岚给他一个夸赞的眼神,杨歆也在姆父背后冲他竖了一个大拇指,杨信业眉头一抬,给杨歆一个自以为霸气冲天的眼神。

一家四口,只有杨恭宪一人不矜持,垂头站在杨信业背后,浑身乱颤,嘴里“噗嗤,噗嗤”,忍笑快忍成了羊癫疯。

张大娘子看着杨家人,眼里闪过鄙夷,城里有头有脸的家族,即便背地里再不对付,脸上那都是挂着笑的,哪里像这家人,说话夹枪带棒,粗俗不堪

张大娘子想着儿子的嘱托,强忍着厌恶,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张家本是农户,后来又经商,在科举上本就差些传承,也连累文朗比别人起步晚一些。”

杨家人不接话,张大娘子朝张二娘子使个眼色,张二娘子娇笑两声,故作俏皮道“呵呵,说起来啊,咋们家文朗也是个会读书的,就算比那些书香门第起步晚,不也一样考上秀才了么,这要是同样的条件,怕是能远超他们一大截”

书香门第旁支小哥儿家的儿子感觉有被内涵到,憋出“羊癫疯”的杨恭宪瞬间正常,还有些婴儿肥的脸颊气得鼓成了青蛙。

“弟妹真是,我这当娘都不敢这么自卖自夸呢。”张大娘子白了一眼妯娌,语气嗔怪道“这也就是在杨二哥家,若是在外头,怕是要叫人看笑话去了。”

杨歆一家人“”

不不,我们其实也在看笑话,你们接着演

杨家人大概都猜到了这两妯娌兜这么多圈子的目的了,估计是在打林氏族学的主意,但却一点也不想接话,她们愿意演,他们就装作听不懂,当猴戏看着

都已经提点到了这个地步,林修岚两口子依然像木桩子一样,张大娘子暗骂一声蠢货

不得不暗示得再直白一些,于是故意叹息一声“哎,文朗悟性虽好,人也努力,距离完全领悟圣人言却总是隔着一层窗户纸,刘举人也说,若是有中过进士的大儒稍微点化两句,在科举儒学一道,定然能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杨歆震惊,完全领悟圣人言孔孟之言领悟了几千年还有人在继续领悟呢,你竟然只差一层窗户纸就完全领悟了可真敢吹牛逼啊

张二郎从小在县城里的私塾念书,私塾先生正是五十五岁才中举的刘举人,至于中过进士的大儒,林家族学里就有两位。

一位是林阁老嫡亲的堂兄林方启,一位是旁支族兄林方绍,两位长辈都快七十岁了,辞官回乡颐养天年,自己亲孙子都不一定有精力教导,也就林氏族学里极其优秀的学生才能得些指点。

张大娘子这是在做梦呢还以为她只是想让张文朗进族学,没想到人家要求高着呢

不过,就是林氏族学,张文朗怕也是进不去的。

林家族学的招生标准只有两个

一、林氏子孙无论嫡支、旁支,凭姓氏都可进学。

二、林氏外嫁小哥儿、娘子所生子嗣择优录取,无血缘外姓人择极优录取。

备注择优录取的意思是,只要不是个棒槌,就可以去读。

择极优录取的意思是,只有人品学识非常优秀才录取,比如上一届院试第二名陶大禹。

据不是很棒槌,七岁就开始在林家族学念书的杨恭宪所说,陶大禹此人学识极其出众,人孝顺知感恩,脾气还很好,杨恭宪每次向其请教,他都非常有耐心。

林修岚一开始其实并没有将张家几妯娌看在眼里,但现在却实实在在地被恶心到了,心里很不得劲儿。

张老太爷当初和杨信业提出婚事时,是不是也在打着林氏族学的主意呢想来应该不是吧,毕竟他老人家去世之前从未暗示过这种话,多半是张大娘子的妄念。

可不是妄念么张文朗的才学可绝对算不上极优,林修岚也没这个脸面请两位伯父指导他。

何况就算是有这个脸面,凭什么呢凭你们几次三番拖着我家小哥儿的婚事么

多说无益,林修岚表情冷淡“便是林家这样的书香门第,族中子弟也与普通人家一样,要长到五六岁才开蒙,谈不上谁比谁起步早。”

“至于其它”林修岚讪笑“圣人之言,便是林家两位进士伯父恐怕也只是领悟了几分,离完全领悟说不定还隔着几堵墙呢,怕是指点不了令郎”

张大娘子大约也反应过来自已言语有误,同时又被林修岚如此直白的拒绝之词给气着了,脸色红一阵青一阵,端庄的微笑再也维持不下去,胸口起起伏伏。

杨信业早已经被张家人腻歪透了,一点也不想再看她们装模作样,直接开口赶人“你们要是没事的话,是不是可以离开了我千里迢迢从杭州回来,到现在还饿着肚子呢”

杨歆心想,我也好饿啊,饿得似乎都闻见灶上蘑菇炖鸡的香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