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四、景国隐忧(1 / 2)

加入书签

午夜,隔江钟声传来,千家万户放起爆竹焰火,皇宫中也是如此。

守年之后,李星洲便拜辞皇帝和皇后,家中还有人等着他呢。

路上李星洲想了很多,心中不由得忧虑,一旦站的位置不同,思想上有了转变,想的事情就更多了。

“在想什么。”

“天下大事。”两人一边往午门走,一边胡扯。

“噗嗤......”诗语一下笑出来。

“有什么好笑的?这次我是认真的,想天下大事。”李星洲道。

诗语点头:“我相信,你一天也有那么一两个时辰不在想下半身的事。”

“损我,小丫头。”李星洲戳了一下她。

诗语躲开了:“你才小丫头,我年纪比你大。”

“我说真的,你说如果景国到我这样的人手中,会是什么样子?”

诗语见他认真,也没损他,“不知道.......大概,完全不一样吧。”

李星洲说不出话,完全不一样吗.......

他确实想改变,说到底,目前的景国政治已经开始动摇,他从很多细枝末节看出来,最具代表的莫属连年叛乱。

从十年前吴王举兵开始,剑南路一次,地方联合白夷;南方叛乱两次,前年一次,去年一次,去年那次他平的;玉面狐也可以算一次,平均下来每三年左右就会有叛乱,这是国家动荡的前兆。

综观历史,每次有这样高频率叛乱的时候,都说明王朝需要反思或者改变了。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历史时期,一个是大禹继位,意味着部落时代的结束,君主制的建立。

二是秦朝一统,意味着分封时代结束,进入帝国时代。

所谓封建,并不是很多人想的“封建”,封建为封土、建国两个意思。

天子封土地给诸侯,诸侯在土地上建国,世代承袭,国中公卿也是世袭,类似欧洲中世纪,下层是几乎没有任何上升机会的。

其实秦始皇开始,封建制度在中国基本消亡了。但帝国时代进入得并不彻底,秦朝走得太快,扯了胯。

刘邦接了秦始皇的班,努力一生,终于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基本建立起帝国制,但彻底帝国化是在汉武帝时期。

第三就是隋唐科举制的建立,意味着门阀大族逐渐消亡,帝国完全稳固,底层寒门有了上升的渠道,自此,完整的帝国制度才基本形成。

最后一次则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进入共和国时代。

每一次变革,最大的区别就是,下层上升的机会越来越大,在春秋战国,贵族世袭,出生既决定命运。

到汉魏,察举和九品中正制,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基本也是出生既决定命运。

隋到唐初,虽有科举,寒门有了上升的阶梯,但依旧受制世家大族。

唐朝取士平均每年只要三十人左右,要知道唐朝疆域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八千多万左右,需要官吏众多,那天下大多数官员怎么来?

靠人脉,人脉基本都由门阀世家,各个大族把控。

转折在唐高宗李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