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学时光 回忆(1 / 1)

加入书签

93年是陆野上小学的时间,这时候流行听随身听,有随身听的人显得贼牛气,当时挺贵的呢。

陆野的老姑那时候整天抱着个随身听学歌,磁带皮上有歌词。

七月的第一个周末,陆野的姑姑要带陆野去逛街,陆野发现姑姑的心情不太好。

来到商业街,姑姑带陆野来到了一家影像店,一进门,陆野发现这家影像店柜台上立了一盒磁带,前面放了一朵小白花。

这一刻,陆野尘封的回忆被打开了。

“陆野,你怎么哭了?”姑姑问。

“刚刚眯眼睛了,没事。”

“给姑姑看看。”姑姑蹲下身看了看陆野的眼睛,没事。

这一刻陆野知道姑姑为什么不开心了,因为这一年的六月末,黄家驹离开了。

柜台前的那盒磁带是黄家驹的,和前世一样,这一天陆野的姑姑买了一套黄家驹的磁带,这套磁带陆野没见姑姑开过封。

上辈子的这个时候陆野还不知道黄家驹是谁,也不明白姑姑为什么明明有很多黄家驹的磁带却还要再买一套。

上辈子陆野长大后自觉自己不算是黄家驹的粉丝,但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听到黄家驹的离世,听到世人对他的缅怀,陆野就忍不住想流泪,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巨人魅力吧。

“加一起活了八十多年的灵魂,在这一刻还会流泪吗?”陆野自嘲的笑了笑。

时光匆匆,转眼就到了开学前夜,坐在电视前的陆野注意力并不在电视上,这时的陆野正在回忆前世的一些过往。

和上辈子一样,陆野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了,爷爷是公务员,奶奶是全职家庭主妇。

原本爷爷和奶奶住的是单位分配的一个单室住房,因为爸爸开皮鞋厂,没有时间照顾我,所以爸爸添了些钱和别人换了个双室的住房,爷爷家换房前后住的都是一楼。

这时是93年,早晨爷爷骑个二八大踹送陆野去上学,然后再去上班。

儿时的记忆中,上辈子陆野因为想念父母常常会对着照片流泪,如果电视里响起星星点灯这首歌陆野也会被勾起思念之情。

但这一世,陆野身体里的灵魂已经活过了一个七十多年,虽然也会想父母,但肯定是不会再哭了,就像陆野这辈子不会尿床一样。

陆野的爷爷字画都很不错,听爸爸说以前山站市火车站前面的伟人画像就是爷爷画的,后来不兴这个了,所以陆野并没有见过火车站前面有画像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说到画画,陆野的父母能够相识也和绘画这门者您还真别笑,那时的物价水平,一百万不乱花的话花一辈子还真没什么问题,九十年代初很多人的月工资只有一百多元,月薪四百元在当时算高薪了,想想一百万是个什么概念吧。

虽然陈叔叔没买车,也没乱花,但最后是个什么结果不需要我说大家都能想到。

这就是那个年代人的短视吧

那个年代的生意人很多都不会思考效率问题,大部分人多是满足于现状,订单接够了就不接新单了,很少有人考虑扩大生产规模,建立新模式这种后世的先进思想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陆野不知道那个年代是到处都这样,还是部分地区如此。

总之是环境创造现象,先行者大多落魄离场,后来者吸取经验教训,后世的上层人士多源自后者。

不过这些都与现在的陆野无关,收回渐渐飘远的思绪,电视里的新闻已经演完。

就在陆野准备回屋找点事做的时候,奶奶来到了陆野的身边。

“孙子啊,奶奶和你说,买卖钱,纸糊的船,庄稼钱,万万年!”终于开始了吗?上辈子熟悉的碎碎念。

“做生意赚了钱,别乱花,多买房子多买地”

“好,奶奶,我多劝劝我爸。”这是陆野现在的回答,上辈子陆野可不会这么哄着奶奶。

上辈子的陆野虽然没有顶嘴说奶奶说的不对,但也表示自己管不了。

上辈子奶奶在这片挨家挨户打听有没有谁要卖房子。

如果听说有人要卖,奶奶就会挨个劝说自己的子女买房子,爷爷奶奶一共有四个孩子,陆野的父亲是老二,老大和老三都是男的,只有一个老小是女的。

也就是说陆野有一个大爷,一个老叔和一个老姑。

在当时,老陆家哥仨买个房子还真没什么压力,但可惜谁也不想买,都没拿房子当回事。

有次有个卖房的就在隔壁楼,要价三万二,奶奶是真相中了,可结果四个孩子一致表示,“买那玩意干啥?”

后来房子被别人买走了,奶奶没事想起来就念叨这事。

长大后的陆野才明白,不要看当时这哥三个赚钱不少,可真要说看得通透的只有奶奶一人,陆野的爷爷也不管这些事,爷爷属于有些清高的类型。

听奶奶说,年轻时奶奶到火车站卖烟,因为有爷爷的关系,所以能进到货,刚去卖两天,就被爷爷发现了,当时奶奶挨了爷爷一顿骂,爷爷说奶奶这是投机倒把,后来奶奶也就再没卖过东西了,日子再穷的时候都没再卖过。

这也是陆野小时候奶奶时常念叨的一件事。

哄好了奶奶,陆野决定先去外面躲一躲,奶奶太热情,陆野吃不消。

到楼角小卖铺,看会小卖铺前老大爷下象棋,这是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夜晚,明天就要开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