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2)

加入书签

菩萨顶,位于山西五台山中心的灵鹫峰之顶,整个西部规模最大的禅教、黄教寺院,占地四十五亩,殿堂楼房四百多间,历史悠远达一千三百年。

历朝历代多次重修,到现在更因为保康阿哥的入驻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地位。当今皇上特许的三彩琉璃瓦覆盖几座大殿,在太阳光下五彩缤纷的闪耀;顺山就势而筑殿宇,布局严谨、雄伟壮观。

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四台四堂、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特别是后院一处地方,禅房、廊院、亭台观其形制和手法,大多参照皇宫官制式,富丽堂皇、金碧辉煌。

百花开满五台山的季节里,蒙藏佛教徒行“五体投地礼”朝拜,汉家僧徒香客也是一步一个台阶上山,游人墨客高声唱诵

阵阵的松涛声,淙淙流淌的溪水声,满山遍野的花儿开放时发出的“啊啊”声一一传遍全山,一一传递给一双有福气的小耳朵。

保康小阿哥快乐小和尚的小耳朵一动一动,尘世间的各种“深情呼唤”一个接一个传进他的心里,怀里的小木鱼那当然就敲不下去了。

眉毛耸动,嘴巴微张,一脸梦幻陪他念经的师祖听着他的木鱼声变化就能想象出他此刻的模样。

“瀑布,水花四溅,丝丝缕缕,在阳光下如梦似幻。”

保康想象一下叽拉垭口瀑布的美,心动。

“山上,绿油油的一片,有花有草有树,美轮美奂。”

保康想象初夏的五台山的美丽,两眼发直。

“还有那迎风招展的杜鹃花小道,热情迎接虔诚的香客”

保康眼睛一睁,手里的小木鱼一扔,大呼一声“师祖,还有那上山礼佛的小老虎。念经和尚看到她佛经念错了;敲锤的小和尚看到她敲老和尚的头了;抬香炉的和尚看到她,香也撒了”

没等他下一个“了”字说出来,师祖直接将他的小木鱼敲到他的脑袋上。

“六根不净。”

保康伸手摸摸小脑袋,大眼睛瞪圆“师祖,你这钓鱼执法是不对的。佛祖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师祖心里当没有法,那才是真正的法。”

师祖微微笑“因为师祖心里没有法,所以口中有法。”

保康“”一个耍赖,直接歪倒在师祖的怀里。

“师祖,冬藏春发夏发芽,保康要发芽。”

师祖抱着小胖娃娃,将他的小木鱼放好,还是微微笑“闲看花开,静等硕果。”

“师祖师祖我们和花儿一起开,我们下山化缘。”

“师祖老了,走不动了。”

“保康背着师祖。”

“保康才三岁,背不动。”

“保康才三岁,师祖走得动。”

“”

“”

老少两个大眼瞪小眼,最终还是师祖妥协笑得宠爱。

保康脸上笑容更大,灿烂耀眼“师祖最好了。”

师祖提醒“换衣服,下山。”

“保康去换衣服。”

保康说着话,利索地从师祖的怀里爬起来,迈开小短腿就跑出禅室。

三岁的胖娃娃,打坐腿都盘不起来,敲木鱼的时候也够不到直接抱怀里,玩起来跑起来却已经是柱实得很。师祖看着小胖娃娃欢快的背影,眼睛微合,目光微沉。

宽敞的禅室里安静下来,两个小蒲团和背后墙面上一个大大的“禅”字静静等候老和尚和小和尚的归来。师祖和保康出来禅房拐进左侧的一尘院,也就是保康在菩萨顶的住处,很有经验的宫人利索地给他们换好下山的衣服。

保康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昂首挺胸“师祖,保康帅不帅”

师祖“帅即是不帅,不帅即是帅。”

保康“”

瞧瞧镜子里的小娃娃,长得多好,乌溜溜的眼睛好像刚刚水洗过的葡萄,笔挺高耸的鼻子如刀削,嘴巴天然的上挑不笑也笑任谁见了他,都会发出内心之微笑。

一身青色的粗布僧衣僧帽也遮掩不住保康与生俱来的帅气和可爱气。

保康小自恋“师祖,你看,保康三岁了,眉眼间的可爱和帅气日渐显露,聪慧伶俐也日渐显露。”

“嗯,大眼睛里的调皮和邪气也日渐显露。”

“师祖,那是保康的骨骼清奇、灵光闪动。”

“哦我们保康就是与众不同。”

师祖牵着保康的小胖手出门,保康说一句,师祖随意地回答一句,虽然师祖觉得顽劣的小徒孙需要给予一定的“打击”,但他也认为,保康和其他的小娃娃不一样,和其他的皇子们,更不一样。

“昨天师祖教导保康的学问,保康可还记得”

“记得。赵钱孙李,何吕施张,云苏潘葛,酆鲍史唐东门西门第五言福,前面是单姓,后面是复姓,但言福是两个单姓,师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