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 91 章(1 / 2)

加入书签

保康的话让太子呆愣。

太子从有记忆起就是太子,他尊贵非凡,他地位超越,他第一次知道,他也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

然而保康就是要太子有这个认识。

太子傻眼了。

可是他的保康弟弟一句话也不多说了。

二月十八保康和皇后启程,这次只有他们母子两个去五台山,哥哥弟弟们都来送行,太子也来。

可是他的保康弟弟要顾着和他大哥说话,要照顾闹腾的小弟弟们,要哄着闹腾撒娇的四妹妹,根本没有时间给他。

“阿弥陀佛。”

保康对他大哥的状态放心下来,自觉他在京城要见的人,要做的事,都完成了,临上马车之前,只给太子一个平静的小眼神儿,那意思,你这几天不是自己思考了?

太子:“……”

太子哪敢说他根本没思考出来什么道道。

他虽然反应过来,汗阿玛不会和以往那样宠着他了。可他在詹事府官员的提醒下也反应过来,如今朝堂上明珠下去了,法喀自动半休养,他二叔公一家独大,新上来的汉家大臣本身就支持嫡长子继承制,他的太子地位稳固了。

就是家里头,他大哥长大了,马上要大婚,要跟着大军打仗在外;他的保康弟弟身体不舒坦还要去五台山休养,皇后娘娘也跟着。而他再过两年也要大婚,娶妻生子,他在宫里的地位也稳固了。

保康:“……”

太子赶紧表示:“保康弟弟放心,哥哥知道以后做事要谨慎,三思而后行。”

保康表示稍稍满意。

保康认为:先皇都有“罪己诏”,他汗阿玛也已经会承认自己溺爱太子不对,可太子却还是被他的固有认知笼罩着。

不管是他们的汗阿玛怎么爱名声爱权利,和太子有着怎么样的本身固有矛盾

也不管是大哥和他之间的争斗,还是弟弟们相继长大的事实。

太子作为一个太子,应该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太子。

国家的情况,都看在眼里;皇家的情况,现在该知道的都知道了。那么太子有没有这个魄力承担起来所有的压力,有没有这个能力解决国家或者个人的所有问题,有没有这个坚强去承

担自己的责任……

一切,只能看太子本人。

保康和他额涅从京城出发,一路上为了游山玩水,还特意绕路,选了一条不同以前走过的道路,母子两个欢乐得来。

皇上在宫里听着暗卫通报他,民间流传的,各家小报流传的,有关于皇后和瑞亲王的身世“新传说”,面无表情。

他熊儿子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还说老百姓既然有这个“娱乐”需要,那朝廷就要大力满足。

一番话说得皇上无法反驳,他还顺杆爬,临走之前还给朝廷新开一个部,给他的老师石溪道人撞木钟,让石溪道人、蒲松龄、顾炎武等等改革激进派去负责管理各家小报。

还让黄履庄他们改良印刷术,加紧研制那什么机器印刷,尽可能地满足大清国人的“精神需求”。

皇上拿熊儿子没有办法,皇上自己看着各家娱乐小报上那些有关于他的那些,五花八门的“大八卦”,恨到最后只觉得——生无可恋。

皇上每天看着容若写的小豆腐块,恨不得冲着容若大声咆哮——你是大词人,你是大文学家,你看看你写的都是什么?这是新式大白话诗歌,还是小儿童谣?还是小白话本儿?啊?啊?

可是皇上就是皇上,他也挡不住天下人看小报的冲天热情。

朝廷放开对民间小报的打压,老百姓也彻底放开他们对小报的热情,每天大清国的各条官道上热闹得来,时不时过去一辆运送小报的快马;四九城里到处都是捧着小报,悠哉哉地用着清茶咖啡调酒的男女老少。

皇上觉得大清人都变了,可皇上还是要捏着鼻子修缮各个官道上的驿站,尽可能让小报传递的速度加快再加快。

康熙二十五年的四月天,皇上再次收到来自法兰西的天文仪器,地理勘测仪器,仔细对比大清国自己生产的仪器,莫名觉得,好像他们自己生产的更好

皇上面对这几个跟随仪器前来学习牛痘防疫的医者,传授玻璃技艺的匠人,作为知识交换的几何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解剖学家、植物学家和鸟类学家,等等等等,笑得“矜持且谦虚”。

吩咐叮嘱好黄履庄等等人说话的时候,谨记“一百零一条条保密原

则”;命令理藩院负责接待他们,谨记“一百零一条保密原则”。皇上美美地看完路易十四的信件,看着路易十四在信件里对他的凡尔赛宫的显摆,皇上心动了。

自从下过一次江南后,皇上就对江南风光念念不忘,而且皇上骨子里的游牧民族血统也特向往山山水水,特住不惯这个紫禁城。

先皇和皇上都喜欢朝承德跑,真不光是为了躲避天花,实在是住不习惯。

不光是夏天的紫禁城住不习惯,春秋冬的紫禁城也住不习惯。

皇上摊开京城地图,将西郊圈出来,接着就提笔给熊儿子写信。

志满意得地显摆:儿子你看,我们大清的技艺进步这么大了,我们不要告诉欧洲人,不要告诉那个爱炫耀的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和我们显摆他的玻璃宫殿,我们也要建一座园子,一座类似江南山水,又有着五台山的朴素宏大的园子,就在西郊。

我们要把玻璃大量生产,变成陶罐一样的普及,让路易十四面对他耗费巨资打造的玻璃宫殿悔不当初……

保康:“……”

保康揉揉眼睛,确认这是他汗阿玛的亲笔字,实在无法想象他汗阿玛这幅“得意洋洋”的模样,保康觉得,他汗阿玛有点骄傲自满,保康提笔回信。

汗阿玛,保康收到来自英吉利的一位牛顿先生的来信,牛顿先生在信里,和保康细致地探讨他研究出来的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保康认为,牛顿先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

括号重点备注:有牛顿先生在,现阶段欧洲的顶尖科学,不在法兰西,而在英吉利,所以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

学海无涯,追求真理的道路也是无穷尽,就和那个圆周率后面的小数点数字一样,就和那无限接近于“零”,却又永远到达不去“零”的小数点一样。

牛顿先生认为,追求科学真理,和信仰宗教,不管哪一个宗教,都是不相悖的,相反,它们都是互通的。保康认为这个观点非常有道理。

我们需要让那些儒学家、佛学家、道学家、天主教徒……明白一个道理,科学,是通往真理的一条道路,它是那么的无害和纯真,那么的可爱迷人;我们要打破大清国人惯有的思

维模式,开发出来一条紧密的逻辑思维……

最后保康附送一幅画,根据光学原理和力学原理,画中的额涅和他,就和本人一模一样,五官身体比例,肤色等等,看画就跟照玻璃镜子一样,重点:自动画画机器的研发。

还附送一本他结合牛顿先生的学说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展,写出来的理论小书本儿,重点:阿拉伯数字的运用,大清国算法学和天文学的改革,拉丁字母在数学中的运用,微积分的发展方向和万有引力的运用……

画完后,写完后欢欢喜喜地拿给师祖看。

师祖看画,非常惊叹,对这个画儿的画画方法特别感兴趣;师祖看书,郑重表示:师祖看不懂,但师祖知道保康棒棒哒。

师祖还提笔,在那句“所以我们都不能骄傲自满”后面加上三个大大的感叹号。

保康乐得眼睛眯眯成一条缝。

“师祖,保康喜欢牛顿先生,我们邀请他来大清,好不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